close

  

對孩子吼叫不會讓你看起來很有威嚴,對孩子吼叫只會讓你看起來失控而無能。不打不罵並不代表不管教孩子,其實得花費更多心力構思教養策略。

體罰在美國的家庭教育裡已經消失了近50年。但吼叫呢?幾乎每個父母有時候都還是會對孩子吼叫,即使知道吼叫並不管用。吼叫也許是今天父母常做的最笨的一件事。

美國知名親職播客斯蒂芬·馬爾凱(Stephen Marche)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家裡常有人互相大吼的孩子,自尊心低落,憂鬱比例高。《兒童發展期刊》2014研究指出,對於幼兒,吼叫與體罰造成的結果相似:增加幼兒焦慮程度以及未來發展出問題行為的比例。

只要自問:有幾次在吼孩子後,你覺得自己「幹得好」?

讓我們誠實面對這個問題:你吼叫,是因為你無能。吼叫,跟打孩子一樣,是對教養無能為力的表現。

但多數家長,包括馬爾凱自己,都發現要做到完全不吼叫,實在困難。專家建議家長朝兩個方向思考:我可以如何停止吼叫?我可以做什麼來取代吼叫?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正衝向車水馬龍的馬路口,而你大吼「別過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種警示性的吼叫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我們討論的是糾正性的吼叫,以吼叫來管教孩子。對孩子吼叫來糾正他們的行為不但沒有用,反而讓你自己養成吼叫的壞習慣。常常吼叫的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每天為了同一件事對孩子吼叫:「把衣服收好!」「趕快來吃飯!」「不要打弟弟!」但孩子一點改進也沒有。

耶魯大學兒童心理及神經學教授艾倫·卡茲汀(Alan Kazdin)指出,吼叫不是教養的策略,只是父母的一種發洩。

「如果你只是想表現自己有多麼生氣,那儘管吼叫。」卡茲汀教授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正面行為,那就不要吼叫。我們有更好的做法。」

讓好行為帶來好結果

很多人以為「不打不罵」就是不管教。其實不打罵比打罵需要更多的心力去思考教養策略。

卡茲汀推廣一個ABC法,A代表前因(antecedent),B代表行為(bahavior),C代表後果(consequence)。前因是建立格局,告訴孩子你期望他們有怎樣的行為。行為是定義與塑造,示範給孩子看你希望的好行為。結果是當孩子做出好行為時,便會得到肯定。

所以,與其每天晚上對孩子吼叫「鞋子怎麼沒放好!」不如在早上出門前提醒孩子:「傍晚回來時,記得把自己的鞋子放好。」當你回家時,自己也要記得把鞋子放好。然後當孩子把自己的鞋子放好時,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做得好!」

卡茲汀特別建議,當你肯定孩子時,要真情流露、臉上要笑、動作要大,用一種雀躍的語氣來誇獎他。同時要配合肢體語言,給孩子比口頭鼓勵更多的讚賞。不要覺得難為情。孩子會注意到好行為是多麼的受重視。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習慣,」卡茲汀說:「而習慣會改變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你想要戒除的壞行為,發脾氣、吵架⋯⋯自然會消失。」他進一步指出,當你不再吼孩子,家長自己的沮喪與壓力也會減輕,親子關係自然變好。

 

耶魯大學兒童心理及神經學教授艾倫·卡茲汀(Alan Kazdin)指出,吼叫不是教養的策略,只是父母的一種發洩。

「如果你只是想表現自己有多麼生氣,那儘管吼叫。」卡茲汀教授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正面行為,那就不要吼叫。我們有更好的做法。」

讓好行為帶來好結果

很多人以為「不打不罵」就是不管教。其實不打罵比打罵需要更多的心力去思考教養策略。

卡茲汀推廣一個ABC法,A代表前因(antecedent),B代表行為(bahavior),C代表後果(consequence)。前因是建立格局,告訴孩子你期望他們有怎樣的行為。行為是定義與塑造,示範給孩子看你希望的好行為。結果是當孩子做出好行為時,便會得到肯定。

所以,與其每天晚上對孩子吼叫「鞋子怎麼沒放好!」不如在早上出門前提醒孩子:「傍晚回來時,記得把自己的鞋子放好。」當你回家時,自己也要記得把鞋子放好。然後當孩子把自己的鞋子放好時,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做得好!」

卡茲汀特別建議,當你肯定孩子時,要真情流露、臉上要笑、動作要大,用一種雀躍的語氣來誇獎他。同時要配合肢體語言,給孩子比口頭鼓勵更多的讚賞。不要覺得難為情。孩子會注意到好行為是多麼的受重視。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習慣,」卡茲汀說:「而習慣會改變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你想要戒除的壞行為,發脾氣、吵架⋯⋯自然會消失。」他進一步指出,當你不再吼孩子,家長自己的沮喪與壓力也會減輕,親子關係自然變好。

 

「溫和且堅定」的教養,為什麼我們做不到?

媽媽們總有失控對孩子大吼的時候,事後又會後悔:為什麼教養書上的溫和堅定說的那麼簡單,自己卻做不到?「溫和」且「堅定」的教養法難實踐,是因為許多成人對這兩個詞語有誤解,甚至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

在親子關係中,溫和與堅定同等重要。溫和的重要性在於顯現對孩子的尊重。堅定則顯現對自己和情境的尊重。權威式的方法通常欠缺溫和。溺愛則欠缺堅定。對正向教養而言,溫和與堅定都是基本的東西。

許多家長和老師都難以接受這個概念,原因之一就是當孩子踩到大人的底線時,他們實在拿不出溫和的行為。那我再問:「如果大人想要孩子好好控制自己的行為,那麼我們也要求成人控制自己的行為,這樣會很過分嗎?」許多時候,成人才需要積極暫停,直到大人的感覺變好,能更拿出更好的表現。

另外一個成人難以既溫和又堅定的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或不知道到底還可以怎麼做。許多家長和老師對「溫和」有誤解。實施正向教養的時候最嚴重的偏失,就是因為不要懲罰,所以變得「太溺愛」。有些人誤以為討好孩子、時時救援、保護孩子不受到失望的打擊,這就是溫和。其實這是溺愛。溫和的意思是尊重孩子和自己

溺愛孩子不是尊重。每次都救援孩子也只會讓他不必去面對失望,到最後使他沒有機會培養出面對失望的能力,這樣也不是尊重。肯定他們的感受、相信孩子能夠度過這種失望,並且在過程中發展出一種「我有能力處理這件事」的感覺,這才是尊重。

離開現場,是尊重雙方的一種方式

現在讓我們檢視一下孩子尊重你這件事。如果你容許孩子對你(或對他人)不尊重,這樣並不是溫和。這裡要仔細辨識一下:不允許孩子不尊重你或他人,並不等於就要訴諸懲罰來處理問題,因為懲罰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好,那你到底該怎麼辦?

假設孩子頂嘴,在這種情況下,溫和且堅定的處理的方法是先離開現場。家長或許會抗議:「但這樣難道不是在溺愛孩子嗎?」讓我們進一步來討論:你無法強迫別人尊重你,但你可以尊重自己。離開,就是尊重自己,而且是給孩子良好的示範。過後,等大家都有機會冷靜下來,感覺自己好多了,能夠處理得更好了,這時你就可以繼續。

家長常常覺得,問題一定要在發生的當下處理。其實,這是處理任何問題最糟糕的時機。先冷靜下來,等到你能運用理性腦時再處理問題,這樣才對。

讓孩子參與界線的設定和執行

接著來討論堅定這件事。大多數的成年人以為,堅定就是懲罰、訓誡或其他操控的形式。不是。當堅定與溫和相結合時,就代表著對孩子、對你和對情勢的尊重。

我們用界線來舉例。大多數情況中是家長設定界線,然後負責維持界線。設立界線的目的是什麼?是想保護孩子的安全,促進他們的社會化。當成人設定界線,並且以懲罰、訓誡和操控來捍衛界線時,就會招致孩子的叛逆和親子間的權力爭奪。這樣無法讓孩子安全,無法幫助他們社會化。

所以應該反其道而行,讓孩子參與界線的設定和執行。你們可以腦力激盪,在看電視、門禁、外出、功課等方面應該設下什麼限制。讓孩子共同討論這些限制有什麼重要性(這表示孩子和你享有同樣的發言權)、應有什麼限制,以及該如何負責地遵守。

以功課來舉例,如果你問孩子,家庭作業的重要性是什麼,他們會回答「幫助我學習」、「讓我的成績變好」,然後,他們可以決定自己需要多少時間寫作業、什麼時候寫作業最好(家長通常希望孩子一回家就做功課,但孩子們通常希望先有些放鬆的時間。當孩子擁有選擇時,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擁有權力)。

一旦孩子們決定最佳的家庭作業時間,你們雙方就可以設定一些規範例如「只能在做完功課後看一小時電視」、「我只有在晚上七點到八點之間有空幫你做功課,其他時間恕不幫忙,請不要最後一刻才來拜託」等等。當孩子基於自己對限制的理解和應負的責任而共同設定規範時,他們會比較願意接受限制。

針對四歲以下的兒童所設的限制,會有點不同。此時家長必須為較年幼的孩童設定限制,但是這些規範仍可用溫和又堅定的方式來執行。

「溫和且堅定」的語彙範例

當孩子不守規範時,不要說教或懲罰,而是要繼續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參與。不要敘述給他們聽事情發生的過程、該如何處理。你可以問:「請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麼想法?你學到了什麼,可以當成日後的經驗?」

提醒你,如果以往的親子互動是「孩子聽教訓和接受懲罰」的模式,此時他們的回答會是:「我哪知啊?」這時候,你該說:「你們是有能力處理問題的孩子,所以,你們先想一想,半個小時後我們碰面,你們把想法告訴我。」

家長和老師都習慣於說教、要求。孩子們則習慣以抗拒、叛逆來回應。以下的「溫和且堅定」語彙有助於避免不尊重的語言,並且強化合作:

  • 「我知道你可以很禮貌的表達。」
  • 「我很在乎你,所以我可以等到我們雙方都能彼此尊重的時候,再繼續這個對話。」
  • 「我知道你可以想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我們待會兒再談。現在該上車了。」
  • (孩子在亂發脾氣時) 「我們現在必須要離開這家店了。等一下(或明天)再回來。」
  • 父母或老師拿出行動來表達,不要光說。例如,平靜地牽起孩子的手,展示給他看該做的事。

當你不再使用懲罰為手段,你必須要練習新的技能。花一點時間訓練、幫助孩子學習相互尊重和解決問題的技能。

作者介紹|珍・尼爾森(Jane Nelsen

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州婚姻暨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不到20歲就結婚生子,總共有7個孩子。在教養過程中一直苦苦尋找最適當的方式。重新整理阿德勒的理論,率先開始把「正向教養」(PositiveDiscipline, PD)發展成實用課程。學界也因此推崇她是「改善了大師的理論」之第一人。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取代嚴厲和溺愛的教導

父母剛開始採用正向教養方法時,孩子的不當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嚴重,這是「飛踢自動販賣機效應」:投販賣機卻沒有東西掉下來時,會又踢又踹,試圖讓販賣機做出該做的反應。同樣的吃早餐情境,發生在三種不同親子互動的家庭中,當孩子發現父母應對方式改變,會產生什麼結果?

如果父母和老師在教養上遭遇了挑戰,第一步就是要瞭解為什麼孩子們表現得不如過去那樣。我們必須瞭解,為什麼過去多年來運作良好的控管方式,對今日的孩子卻沒有用。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瞭解:基於相互尊重和共享責任的合作關係,遠比權威性的操控要來的有效。

採用不同互動模式的家長和老師,他們的態度也大為不同。

成人與孩童互動的三大模式

1.嚴厲(過度的操控)

.有秩序無自由。
.毫無選擇
.「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
.「這些就是你必須遵守的規則,還有違反規則時要接受的懲罰。」孩子們並沒有參與決定的過程。

2.溺愛(毫無限制)

.有自由,卻無秩序
.無限的選項
.「你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
.「沒有規則。我相信我們會彼此相愛,感到快樂。你以後可以自行選擇規範。」

3.正向教養(權威,溫和而堅定)

.有秩序也有自由
.有限的選項
.「你可以在大家互相尊重的範圍內選擇。」
.「我們一起決定對雙方都有益的規範。出問題時,我們也會一起決定對大家都有利的解決方法。若我必須做出判斷,且不採納你的意見時,我也會本著溫和、尊嚴和尊重的堅定態度。」

約翰.普拉特博士說過一個案例,關於三歲的強尼在三種不同的互動方式當中會出現什麼情況,有趣地彰顯出這三種不同互動方式的強烈差別。

嚴厲的家庭

在嚴厲的家庭中,只有媽媽才知道最好的做法。這時強尼的早餐沒有選擇。在一個冰冷、細雨霏霏的清晨,所有操控型的母親都知道,強尼得吃點熱騰騰的食物才能面對一整天。但是強尼看了一眼麥片粥說:「好噁!我不要吃這種東西!」一百年前的操控型母親會直接了當的說:「給我吃下去!」強尼也就乖乖聽話了。當代的操控型母親比較難為,她必須經過下列四個步驟才能讓孩子聽話:

第一步:媽媽試圖說服強尼,他需要熱麥片粥才能面對嚴寒氣候。早年的父母常說,熱麥片「能撐起你的肋骨!」但你有沒有想過,三歲的孩子聽到這種說法有什麼感想?強尼根本不在意。

第二步:媽媽試圖讓麥片變得更好吃。她試過各種不同的料理方式─紅糖、肉桂、葡萄乾、蜂蜜、楓糖漿,甚至巧克力脆片。強尼吃了一口,仍舊說:「好噁!我討厭這個東西!」

第三步:媽媽試圖教導他要心懷感激。「強尼,想想那些飢餓的非洲兒童。」強尼更不在意地回答:「那就送給他們吃好了。」

第四步:無計可施的媽媽覺得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要教訓強尼。她打了他幾下,告訴他就餓肚子好了。

媽媽對自己的處理方式感到很滿意。三十分鐘後,她開始產生罪惡感:外人若是知道她讓孩子餓肚子會怎麼想?萬一,強尼真的肚子餓怎麼辦?

強尼在外面玩了一陣子回家宣告:「媽咪,我肚子好餓喔!」

媽媽現在有機會進行她最喜歡的說教了:「我早就告訴過你!」一面說教,媽媽沒注意到強尼根本沒在聽。媽媽說教完之後感到滿意,現在她已經盡到責任了,孩子已經明白媽媽才是對的。這時她給了孩子一塊餅乾,叫他出去繼續玩耍。為了補償孩子少吃一頓營養早餐,媽媽走回廚房,開始煮豬肝和青花菜。猜得到午餐會是什麼情況嗎?

溺愛的家庭

第二幕發生在溺愛的家庭中,母親正在培訓未來的暴君。強尼早上進入廚房,這時媽媽說:「甜心,你早餐想要吃什麼?」

三歲的強尼已經受過三年的暴君訓練,他先要求水波蛋配吐司。媽媽連煮九顆蛋後,才終於達到強尼的要求。這時他又決定不想要水波蛋了,他想要吃法式吐司。家裡還剩三顆蛋,所以媽媽煎了法式吐司。整個過程中,強尼一直在看電視,他看到廣告說運動員吃了冠軍早餐就會有絕佳表現,所以他說:「我想要小麥穀片!」他嘗了一口後又說他要糖霜脆片。家裡沒有糖霜脆片,媽媽連忙衝出去買。強尼輕輕鬆鬆就讓媽媽成天忙個不停。

正向教養的家庭

現在,我們要進入正向教養的家庭了。

今天是穀片早餐日。媽媽提供強尼幾個選項:「你要吃神奇圈圈餅還是格紋小麥穀片?」

強尼選擇了格紋小麥穀片。吃了一口後,他改變主意說:「我不想要吃這個!」

媽說:「好啊。穀片已經泡了牛奶,沒辦法裝回盒子裡。那你出去玩吧,午餐時再見。」請注意,這位媽媽跳過了所有操控型媽媽常用的步驟,她沒有嘗試說服強尼,也沒有告訴他世界上還有其他兒童在餓肚子,更沒有嘗試讓穀片變得更美味。她也沒打他。她只是乾脆地讓強尼體驗自己選擇的後果。

這位媽媽剛採用這種教養法沒多久,所以強尼試圖利用罪惡感當武器。兩個小時後,他告訴媽他肚子餓。這時媽媽尊重地回應:「我想也是。」媽媽並沒有拿出「我早就說過了吧」這種訓詞,反而向強尼保證:「我相信你能忍耐到午餐的時候。」

這齣戲演到這裡,如果強尼接下來理解媽媽的看法,也配合媽媽的決定,那就是超完美結局了。但是,沒那麼簡單。強尼大發脾氣,因為他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此時大多數的母親很自然的會認定,這個什麼正向教養一點用也沒有。可是強尼的媽媽知道,當大人採用新的方式和孩子互動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情況。

孩子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的行為,當父母改變行為模式時,孩子們就會努力找回與以往相同的模式,此時他們可能會誇大自己的行為(變得更惡劣)。這就是「飛踢自動販賣機效應」:當我們把錢投入販賣機,卻沒有東西掉下來時,自然會又踢又踹,試圖讓販賣機做出該做的反應。

父母剛開始採用正向教養方法時,孩子的不當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嚴重,但是你會注意到,孩子會漸漸減緩犯錯。當孩子體會到他的操控策略無效時,他可能會再度測試,想要證明以往的操控策略依然有效。但父母持續採用正向教養之後,孩子的不當行為會變得較為緩和,再度發作的期間會拉長。

若我們以尊嚴和尊重的態度加以堅持,孩子很快就會學到,不當行為無法為他們帶來預想的結果,於是孩子就產生了改變行為的動機,同時無損他們的自尊。父母只要明白這一點,就可以度過孩子行為惡化的短暫期間,也不會落入過度管教的那種時時刻刻無止盡的權力抗爭。

作者介紹|珍・尼爾森(Jane Nelsen

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州婚姻暨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
不到20歲就結婚生子,總共有7個孩子。在教養過程中一直苦苦尋找最適當的方式。重新整理阿德勒的理論,率先開始把「正向教養」(PositiveDiscipline, PD)發展成實用課程。學界也因此推崇她是「改善了大師的理論」之第一人。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不羞辱孩子,也不羞辱大人」的正向教養法

懲罰與溺愛,都是過而不當卻常見的教養模式,這樣的模式下,掌控權都在成人手裡,孩子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所謂的正向教養,則是基於相互尊重和合作,溫和堅定的管教孩子的方式。

慢慢回到我的手裡許多人堅信嚴厲、懲罰才有效。我不會說懲罰無效,因為懲罰確實有效,能夠立刻中止不當行為。但是,長期來看效果是什麼?我們往往追求立即的效果。但如果長期來看結果是負面的話,我們就得提防這些看似有效的做法。懲罰的長期效果是孩子們通常會出現下列一種或全部的現象:

懲罰帶來的4R負面後果

憎恨(Resentment:不公平!我無法信任大人。

報復(Revenge:現在你們占上風,但是我會討回來的。

叛逆(Rebellion:我就偏要違反你的想法,以證明我不需要照你的話做。

退縮(Retreat:偷偷摸摸(下次就抓不到)或削弱自尊(我很壞)。

在懲罰底下,孩子們通常不知道自己正在做出以上的反應,但是孩子未來的行為卻是建立於這些潛意識的決定。例如,孩子可能會認為「我很壞」,於是繼續表現出惡劣的行為。另一個同樣認為自己很壞的孩子,可能會變成一個過於討好他人的人(對肯定上癮),以求取他不認為自己值得的愛。成人要更警覺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長期效應,不要被短期的結果蒙蔽了。

大人怎麼會瘋狂到以為:想要讓孩子表現得更好,我們必須先要讓他們感覺很糟?你自己回想一下,上次你覺得受屈辱、遭遇不公的時候,是什麼感覺?你有覺得想要合作,或是想要表現得更好嗎?回想一下,上次有人意圖透過「讓你難過」來激勵你改進表現的時候,是什麼感覺?你有被激勵、想要表現得更好的感覺嗎?就算有,那種感覺好嗎?孩子在懲罰底下出現的感覺和潛意識的決定,並不能幫他們發展出正面品德。

太嚴厲或太溺愛都是父母和老師不喜歡的,可是他們又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搖擺於這兩個無效的選擇之間,一下子嚴厲管束,直到受不了自己的暴君態度,一下子又轉變到溺愛,直到受不了自己的孩子被寵壞、需索無度。接著又回到嚴厲管束。

有些孩子好像非用嚴厲管束來對付不可,但這時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研究顯示,受到大量懲罰的孩子會變得非常叛逆,或是乖順到讓人害怕。

溺愛對成人和孩子都是一種羞辱,會製造出不健康的相互依賴,而不是自給自足與合作。正向教養的目的是達到當下的負責與合作,以及長期的正面結果。

許多家長和老師相信,若不嚴厲管束和要求,唯一的選項就是溺愛。其實不是這樣。所以我們有必要把「管教」好好的定義一下。許多人以為管教就是懲罰,或者至少相信懲罰是管教的手段。懲罰和獎賞都來自於一種外在、對於控制的過度注重。

既不嚴厲,又不溺愛,那會是什麼?

正向教養中既沒有過度的操控,也沒有溺愛。它和其他的教養方式有什麼不同?答案是,正向教養不羞辱孩子,也不羞辱大人。

正向教養是基於相互尊重和合作。正向教養是建基於內在的自控,同時以「溫和且堅定」為基礎,教導生活能力。

當父母過度操控時,孩子們仰賴的是外在的控制,時時掌控孩子行為就變成了大人的責任。家長和老師最常採用的過度操控手段就是獎賞與懲罰。在這種教養方式中,成人必須在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獎賞,在表現不佳時施以懲處。這時是誰在負責?是成人。那成人不在場的時候呢?孩子就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有效教養的四大條件

正向教養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如果規範是由孩子參與制訂的,那麼孩子比較願意遵守。當他們學會成為對家庭、課堂和社會有貢獻的成員時,他們就會成為擁有健全自我概念的有效決策者。這些都是正向教養的長期效果。以下就把重點列舉出來:

是否溫和且堅定(尊重且鼓勵)?

是否讓孩子感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有連結)?

是否有長期的效果(懲罰有短期效果,卻有負面的長期效果)?

是否教導良好品格應有的社會和生活技能(尊重、關心他人、解決問題、負責、貢獻與合作等)?

懲罰並不符合以上這些條件。但是正向教養所傳授的每一個方法都符合。

作者介紹|珍・尼爾森(Jane Nelsen

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州婚姻暨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
不到20歲就結婚生子,總共有7個孩子。在教養過程中一直苦苦尋找最適當的方式。重新整理阿德勒的理論,率先開始把「正向教養」(PositiveDiscipline, PD)發展成實用課程。學界也因此推崇她是「改善了大師的理論」之第一人。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不打不罵,小孩更聽話?阿德勒正向教養法,啟動自發好行為

教養小孩,可以不動用打、罵、恐嚇、利誘嗎?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正向教養法,主張消除所有懲罰和獎賞,讓小孩有動機自己改變行為,只要掌握五大原則,就能看見孩子的改變。

「請問大家會打小孩嗎?小孩五歲,每次跟他好好講都無動於衷,怎麼勸都不聽,還愛頂嘴。」類似的提問,總是在媽媽社團裡引起熱烈討論。

「溝通無效當然要打!」「打了才會記住!」「功課不會不打,但品性不好一定揍!」「通常是講過三次以上還不聽才打」、「打,但打完要確認孩子知道錯在哪裡」、「打,但是過了九歲最好就別打了」......支持可以打小孩論點的人,強調許多動手的「前提」與「原則」,背後仍源於對孩子的愛,他們同時也憂慮著,若今日不採取積極管教,日後將會被視為「不盡責的父母」。

 而反對打小孩的家長,則提供各式各樣的處罰方案,多半是懲罰性的隔離與剝奪特權,例如:罰站、罰蹲、禁止看電視或禁止玩手機等。

 沒有父母天生喜歡打罵小孩,但因為欠缺更好的方法,以至於多數人仍寧可採取最熟悉、最快速,又或者是自己唯一知道的方法—懲罰,來教養我們的下一代。

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的「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又稱正面管教),強調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育法則,提供跳脫傳統行為學派,以外在動機來改變人們行為的另一種途徑。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書中指出,阿德勒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想要尋求與他人連結的渴望,行為不當的孩子正是內心受挫的孩子,挫折感來自於「沒有歸屬感」的信念,但這樣一個最需要被鼓勵的孩子,往往最少獲得正向支持。換言之,改變行為的最佳途徑必須由內而外,透過鼓勵的內在動力,賦予孩子權力和責任,進而協助他們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改變行為背後的信念。

的確,「正向教養」需要的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首先必須放下對短期成效的追求,放眼於長遠的目標;家長的責任在於教導孩子成為負責任、尊重,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社會成員。懲罰或許能短期見效,但長遠來看,會造成孩子的反抗、報復、表面順服,甚至不再相信自己有價值。

以下綜整《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與《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培訓指南》,提供給家長五大正向教養工具:

正向教養工具1: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父母們不知從哪裡得到的瘋狂想法,為了讓孩子遵守規矩,應該先讓他們感覺到羞愧、恥辱,得到教訓後,才會做得更好?」「正向教養」創始者美國教育學博士珍.尼爾森(Jane Nelsen)提出精闢見解:「孩子在感覺良好時,會做得更好,大人也是如此。

諮商心理師王嘉琪解釋,有時候並不是道理好不好,而是家長與孩子根本沒有處在同個時空,孩子在意的是「當下」想做這件事,而大人關心的是「未來」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當親子關係間失去連結,再多、再好的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

有時候,我們必須先停止處理問題行為本身,透過情感連結,營造親密與信任,療癒彼此的關係;一旦重新連結情感,孩子能感覺被理解、被傾聽時,他才有可能傾聽我們說的話。

正向教養工具2:建立彼此的「積極暫停區」

試想,今天你與另一半吵架,對方對你說:「我不喜歡你的行為,現在回到你的房間冷靜,直到你有更好的表現。」此時,你會做何感想?會覺得「這實在太有幫助了,我感受到鼓勵並擁有自信,迫不及待要做更好嗎?」相信不太可能。過去大人最常使用的隔離冷靜法,屬於「懲罰性暫停」。「積極暫停」目的則在協助孩子找到一個讓他們感覺更好的場所,獲得自我調節,而非一個受苦與反省作為的地方。

不妨在孩子心情好時,與他一起建立專屬的「積極暫停區」,讓孩子決定這個區域要設在房間或是家中哪一個角落?以及決定這個區域的擺設,可以放心愛的娃娃、繪本或畫具等,甚至請他為這個區域取一個特別的名字。

當孩子受情緒困擾時,詢問他:「如果去_____區,對你有幫助嗎?」或邀請他到這個空間畫畫、閱讀繪本、玩玩具,幫助自己平撫情緒。更重要的是,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需要我,我會陪著你一起去。」當然,有時大人比小孩更需要這個冷靜的空間。當我們自己感覺快爆炸時,主動跟孩子說,我需要去我的「積極暫停區」一下,等情緒平復後,再來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正向教養工具3:讓孩子參與

不要老是告訴孩子應該去做什麼,而要找到方法讓孩子思考並參與解決方案,他們會願意做得更好。對三到六歲的孩子,提供「有限的選擇」及「給孩子幫助你的機會」,通常更容易獲得他們的合作。

「有限的選擇」,讓孩子感覺被賦予權力,例如:「地板上有些玩具,你願意和我一起撿起來,還是你自己撿?」要確保這些選擇都是孩子年紀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也是大人樂意接受的。當孩子想做別的事情時,可以說:「這不是其中的選擇,你可以在A和B之間選擇。」

此外,孩子通常對一個「必須服從的命令」容易心生抗拒,但對於一個「請求的協助」會較願意做出愉快的回應。例如:催促孩子快點上車都不願意配合,換個方式說:「我需要你的協助,你願意幫我把車鑰匙拿到車那裡嗎?」又或者是運用我們的幽默感與創造力,將容易演變成權力之爭的事情變成一場遊戲,例如說:「我們來比賽看看,誰先到媽媽的車那裡?」就能化解不少親子衝突。

正向教養工具4:一同建立日常慣例表

 學齡前幼兒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斷重複與建立規律性,帶孩子建立日常慣例表,也有助於終結每日的催促與拖拉之爭。每一件反覆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建立慣例表,例如:上學的慣例表。帶孩子腦力激盪從起床到出門上學前需要做哪些事情,決定每件事情的先後順序與時間。家長可以拍下孩子做每件事情的照片,並貼在事情的旁邊,或請孩子裝飾自己的慣例表。必須將慣例表張貼在家中明顯處,當他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情時,請他看看:「慣例表上,接下來該做什麼事情?」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資深導師、臺灣亞和心理諮商與訓練中心院長姚以婷表示,當孩子對製作慣例表的參與度愈高時,愈會願意配合執行,這也是讓孩子從小學會管理時間與生活的好方法。此外,要記得,這是孩子的慣例表,不是大人的;家長應該讓孩子體驗依循慣例表後所獲得的內在成就感,遠比提供各種集點獎賞來得更有效。

正向教養工具5:鼓勵而非讚美孩子

 鼓勵和讚美間有著微妙差異,卻可以改變孩子的觀點。舉例來說,當我們稱讚孩子考試成績優異時,與其說:「你考到一百分,我非常以你為榮(讚美)。」不如試著說:「恭喜!你很努力,值得這個分數(鼓勵)。」讚美指向的是結果,而且往往是以大人角度出發,唯有達成父母的期待才值得被肯定,容易讓孩子成為「取悅者」;鼓勵則看待付出的努力和過程,是以孩子為中心,無論能否獲得好結果,只要積極參加過程,就值得被看重,能驅使孩子自我肯定。

「讚美孩子並沒有錯,但要小心不要總是只給讚美,」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高級導師謝麗爾.歐文(Cheryl Erwin)比喻,讚美好比垃圾食物,容易上癮,長久下來不僅造成虛胖,也危及健康;但鼓勵卻像是維他命,才能真正補充營養。

她也建議家長,多練習下面三種鼓勵孩子的對話:

1.描述性的鼓勵:我注意到╱我發現______________。

例如:我注意╱我發現到你今天穿了新鞋子。

這是最簡單,卻也是最常被忘記的鼓勵,不一定要帶入個人的評價,也不一定要刻意講什麼好聽的話,單純是讓孩子感受到他被看見了,有人注意到他的不一樣,就能建立連結。

2.感謝式的鼓勵:感謝你╱謝謝你的________________。

例如:感謝你╱謝謝你剛剛自己玩,讓媽媽可以早點把事情完成。

有時,對孩子表達具體的感謝就是最好的鼓勵方式,不一定非得要給獎品。

3.授權式的鼓勵:我相信你會_________。

例如:我相信你自己會找到方法做得更好。

 這種賦予力量的鼓勵,會讓孩子感受到更有力量。

事實上,天底下沒有哪一種教養工具在所有時候或對每一個小孩都管用,我們必須在自己的教養工具箱中多裝一些健康的、非懲罰性的工具,有助於日後在面對孩子的各種挑戰時,能先沉住氣,做出正確的決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害怕孩子犯錯,視犯錯為最好的學習機會。許多錯誤的發生,歸因於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與鼓勵改善,只在激發對抗。孩子需要在安全的環境中,從錯誤中學習,才能真正學到不完美的勇氣。

很「歡」的小孩還有救,爸媽要啟動上層腦教養

當孩子還小,動不動就哭鬧、大吼、講不聽,爸媽難免擔心孩子會不會一直「歡」下去,其實關鍵在爸媽的應對方式。人的大腦從下層的「情緒腦」開始運作,下層蓋完才會開始蓋上層的「理智腦」。如果教養中充斥著打罵、恐嚇、威脅,只會不斷啟動孩子的下層腦,讓孩子沒機會練習思考與情緒調節。各位爸媽,你的管教方式是鼓勵孩子使用「上層腦」還是「下層腦」呢?

做兒童諮商時,家長或老師經常詢問各種問題,像是:「為什麼他不能控制情緒?」「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就打人哭鬧?」「他都不肯收玩具,我叫他就會生氣的大聲吼叫,怎樣才能讓他聽話?」

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從大腦介紹起。大腦,這個神祕又複雜的器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孩子能不能做出更適當的決定、能不能想到行為帶來的後果、能不能產生同理心、在生氣或是受挫時會怎麼反應、能不能控制衝動等等,都是由大腦控制。

孩子的大腦發展:先情緒腦再理智腦

認識大腦的第一步,要先了解大腦如何發育。大腦由下往上發育,最下方的區塊先成熟,再慢慢往上發展,就像蓋房子,先打好地基再慢慢往上蓋。大腦最下層稱為「腦幹」,掌控基本生存功能的區塊,像是呼吸、心跳等等;人類一出生,腦幹就完全成熟,能夠掌控基本生存本能。腦幹上方是「邊緣系統」,包含杏仁核和海馬迴,用來處理情緒,因此又稱為「情緒腦」。嬰幼兒的情緒腦已經開始運作,能夠感受到危險、威脅、害怕等等情緒。大腦最上層則是「皮質區」,又稱為「理智腦」,負責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學會的事情,像是做決策、思考、計畫、情緒調節等等。

但是,就像前面所提的,孩子的大腦就像施工中的房子,正由下往上慢慢蓋。位於下層的腦幹和情緒腦已經蓋完,可以完全發揮作用,但是最上層的思考腦還沒蓋好。儘管我們希望孩子三思而後行、生氣時能夠調節情緒而不是衝動打人、緊張時能做點深呼吸而不是大聲哭鬧,但是,孩子的大腦還沒完全成熟,無法完整發揮,父母不能期待孩子像成人一樣成熟處理這些事情。

情緒失控時,大腦的屋頂會被掀翻

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用一棟雙層樓房來描繪大腦,房子的一樓通常是滿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地方,像是廚房、客廳、餐廳。因此,「大腦房子」的一樓稱作「下層腦」,包含腦幹和情緒腦,負責人類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緒;「大腦房子」的二樓則是「上層腦」,也就是思考腦,負責思考、做決定、情緒調節、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

還記得前一段說到:孩子的大腦發育就像施工中的房子嗎?他們的下層腦已經成熟,但是上層腦還在慢慢架構,所以為什麼孩子生氣時就丟東西、受到威脅時就咬人或是大聲哭鬧?因為很多孩子,尤其是嬰幼兒,他們的行為仍由下層腦掌控。

上層腦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成熟,大腦前額葉甚至要到二十五歲才能夠完全成熟。因此,孩子做決策時比較無法通盤思考、無法調節情緒、思想非黑即白等等。

既然父母希望孩子學會的特質都由上層腦掌控,若上層腦還沒發育成熟,該怎麼辦?

父母教養模式,會強化孩子偏好使用上層腦或下層腦

首先,大腦發育並不是一瞬間完成,所以,孩子並不會在滿二十五歲時突然變成能夠獨立思考、做縝密決策、可以調節情緒或是具有同理心。大腦是可塑性很高的器官,孩子感受到的每一段經驗、所做的事情都會影響大腦發展。此外,就像鍛鍊身體肌肉,越常使用的大腦部位就會越強壯,也就是說,越常做的事情,大腦神經迴路連結就會越強烈,事情就能越做越好。

大腦就像一棟雙層樓房,樓上和樓下分別住著不同的人。房子一樓的居民負責人類基本生存功能以及情緒,是「下層腦」,包含腦幹和「情緒腦」;房子二樓的居民則是掌控思考、做決定、情緒調節、道德批判、同理心等等,是「上層腦」,又稱「理智腦」。插畫:Jenny Chen情緒失控時,大腦房子會被掀起來,大腦被樓下的人佔領了!因此,當孩子被「下層腦」,也就是「情緒腦」掌控時,孩子便無法理性思考、調節情緒。插畫:Jenny Chen

既然每段經歷都會影響大腦發育,父母就要注意了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管教方法都會決定孩子使用上層腦或下層腦,然後決定他們哪一部分的大腦區塊會越用越強壯。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解決問題、思考、計畫、調節情緒,那麼,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需要教育孩子如何思考、如何處理情緒,並且提供機會讓孩子運用上層腦,練習這些技能。因為,上層腦需要鍛鍊才會越強壯,如果孩子完全沒有機會練習使用上層腦,就算滿二十五歲了,他還是無法好好思考與調節情緒。

同樣的,如果父母所使用的教養方式不斷啟動孩子的下層腦,那麼,下層腦也會越用越發達,孩子更習慣直接使用下層腦來面對事情,像是在衝動下做決定,或是用劇烈的情緒或行為回應。

作者簡介|留佩萱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諮商教育(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博士候選人,為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National Certified Counselor, NCC),主要諮商對象為小孩、青少年、大學生、以及家庭。

 

*本文摘自小樹文化出版《童年會傷人》,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每個大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小王子」,但長大的我們常常遺忘他……。回顧還是孩童的自己,也曾經覺得「大人真不可理喻」,然而成為父母的我們,有時也會成為小王子厭惡的大人:暴躁易怒、情緒化又不講理。是不是自己承受了太多壓力又不懂得紓解呢?是不是忘記照顧好自己的心呢?根據BabyHome線上問卷調查,發現超過六成的父母缺乏育兒幫手,甚至有些父母經常感受到沉重生活壓力,一不小心可能發洩到孩子身上;也有超過六成五的父母,贊同當孩子行為不佳時,用打的更有效果。

BabyHome線上問卷調查「父母的自我覺察能力及教養態度」,調查結果顯示,父母的情緒自我覺察能力與教養態度呈現正相關,自我覺察能力越高,教養態度越正向。

父母缺乏育兒幫手 情緒不佳時容易遷怒孩子

調查結果顯示,當父母情緒不佳時,超過六成(62.6%)的父母難以有育兒幫手能協助照料孩子;兩成(18.1%)的父母經常、總是不知道如何紓解自己的壓力或不愉快;甚至將近六成(59.7%)的父母,常常覺得難過、生氣、焦慮等負向情緒出現都是不好的。顯現臺灣父母不夠瞭解情緒,欠缺情緒管理相關智識,不但不良於自身的身心健康,也有礙下一代的情緒教育。

除此之外,兩成(20.7%)的父母常覺得生活壓力很大,因此情緒失控;超過一成五(16.7%)的父母經常、總是遷怒於他人;甚至當情緒不佳時,有超過一成(12.1%)的父母經常、總是遷怒於孩子。顯示當父母心情不佳、壓力大時,孩子可能成為最直接的遷怒對象。

用打的最有效?父母仍使用打罵及恐嚇的管教方式

而家長的管教態度方面,超過六成五(66.8%)的父母認為,當孩子行為不佳時,用打的更有管教效果;其中有一成(9.7%)的父母甚至經常、總是如此認為;有超過半數(51.2%)的父母,曾用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三成(34.2%)的父母曾在孩子犯錯或失敗後,嚴厲地斥責孩子,如沒出息、笨得像豬一樣、什麼都不會等;且有將近半數(46.5%)的父母曾迫於旁人眼光而打罵孩子。這顯示父母仍習慣用權威壓制孩子,難以尊重平等的對待。

BabyHome同時進行站內投票話題《你的成長過程中,曾「經歷過」哪些成人對待你的態度,讓你感到不舒服?》,高居第一是「用大人的權威來逼迫我照他的意思做」,第二、第三名,則可見許多人童年時厭惡被負面語氣咒罵、或不停被比較。

BabyHome呼籲重視自身情緒 尋找育兒盟友
綜觀以上,BabyHome呼籲國人能正視情緒教育,家長能更多自我瞭解、適當紓壓,更可尋找育兒盟友,減輕育兒壓力,拒絕用情緒性方式管教孩子。同時呼籲政府能多增加及公告臨託資源,讓父母多一份支援。

父母小撇步:暫停、平視、充電:

1.暫停:我們鼓勵父母情緒不佳、或對孩子行為不滿意,即將失控時,可先深呼吸舒緩情緒,或者轉身喝水、上廁所等暫離現場,能降低衝動而不理性的行為。

2.平視:與孩子溝通時,蹲下身與孩子等高、平視,避免用大人威權不理性的壓迫孩子,或者衝動之下毆打孩子。

3.充電:接納自己的情緒,照顧心靈健康,可與家人、朋友或鄰里,結成育兒團體,共同分擔育兒壓力,適時轉換情緒,可避免遷怒在孩子身上。

BabyHome同時在世界兒童人權月推出專題【更靠近孩子的方式-創意教養】,瞭解自己的情緒、更瞭解兒童發展及需求,讓父母能為教養增添幽默感,用創意教養取代情緒化教養!

*本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孩子鬧情緒,父母不能做的事!

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能力最重要的開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緒教練。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最常見以下幾種不該做的事……

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最常見的反應是:

1. 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2. 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 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4. 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5. 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6. 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7. 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8. 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爸媽如何當好情緒教練?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的追蹤調查發現,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

三個步驟 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情緒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是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主觀感受,因此沒有對錯之分。它是一種能量,一旦湧現了,絕不會憑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洪儷瑜指出,國人因文化的關係,並不接納負向的情緒。在孩子出現負面的情緒時,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這樣」,或是輕忽壓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個實際練習面對和處理負向情緒的機會,或是體會孩子在處理這種情緒時需要一段心理歷程。例如:當我覺得害怕、緊張、擔心、嫉妒時,我覺得如何?我可以怎麼辦?

如此一來,孩子表面上可能沒事,但內心那股「氣」依然存在,「情緒垃圾」愈積愈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範。

步驟2: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回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瞭自己的感覺。

之後,繼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四個處方箋 提升情緒力

處方箋1:身心覺察,換個想法更好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最早提出「EQ」概念的耶魯大學教授彼得‧沙洛維建議父母,要多和孩子談感受,讓孩子和他的「感覺」在一起,問「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哪一種情緒的感受最深刻?」幫孩子把潛藏的感覺引發出來。情緒就像畫家手中的繽紛顏料,唯有自由的經驗各種情緒,才知道如何運用它、調整它。

孩子的情緒反應,特別容易牽動生理的變化,例如:害羞時容易臉紅、緊張時心跳會加速、害怕時會發抖等等。平時多和孩子練習身體放鬆技巧,例如:深呼吸、肌肉放鬆、靜坐等,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緒覺察力,穩定情緒波動。

青少年心理諮商專家蔡秀玲在《情緒管理》提出「每日情緒紀錄表」的做法。父母可陪孩子記錄每日的情緒變化,找出他常有的情緒反應、伴隨的想法及行為,讓孩子了解情緒、想法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再嘗試換個想法。

例如,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事件),覺得既生氣又難過(情緒反應),因為他認為兩人一定不會和好,而他自己再也交不到好朋友(想法),於是跟爸媽說他明天不想去上學(行為)。其實,導致情緒的主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在想法中少用「一定」、「必須」等字眼,就能降低情緒的強度和影響。

處方箋2:愛與肯定,累積快樂存摺

「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快樂》指出,童年積存的正向情緒,是孩子未來遭遇挫折時可吃的老本。正向情緒可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的,負面情緒會削弱孩子的忍受度。正向的情緒經驗存得愈多,孩子就愈有勇氣面對困境,消除負向情緒。

塞利格曼強調,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好事件,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處方箋3:親子共讀,豐富情緒語彙

研究發現,能夠表達自我感受的孩子,比較不會把情緒反應在行為上,也比較不容易把情緒轉成生理反應。

新罕布夏大學教授約翰.梅耶建議,藉由親子共讀,讓孩子累積豐富多元的「情緒語彙」。情緒語彙幫助孩子標示不同情緒狀態,學習用適切的「字╲語言」描述自己確切的感受。

故事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孩子從故事中辨識不同情緒,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快樂及憂傷等不同情緒。藉由讀後討論和角色扮演,父母引導孩子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事情的始末,了解書中人物在哪些情境下、做哪些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反應,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情緒語彙也分不同的強度和層次。例如:孩子說他很「害怕」時,你是否分辨得出他是不安(輕度)、掛心(中下程度)、焦慮(中度)、苦惱(中上程度),還是驚恐(強度)呢?先協助孩子分辨他的情緒落在「情緒座標圖」的哪個點,才能根據程度不同,選擇適當的調節之道。

處方箋4:身教重於一切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情緒之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洪儷瑜感慨指出,很多父母在處理情緒時經常言行不一,自己的情緒表達方式和孩子一樣,但對於孩子的問題卻一副道德勸說,而導致孩子對於父母的管教失去信心。

孩子透過觀察、模仿,不斷吸收父母因應情緒的風格,在孩子面前適當表現你的情緒益顯重要。

偶爾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也有助於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當你坦誠的說「媽媽明天要上台報告,覺得很緊張」時,孩子學會「有情緒是人之常情」;當你遇到挫折,對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我冷靜下來想清楚,一定有辦法克服」,孩子了解到「自我對話的重要性」;當孩子手中的氣球不慎飄走了,你高興大喊:「你看,氣球媽媽在呼喚它了,趕快和氣球說再見!」原本悲傷的孩子就會發現「轉換情緒帶來的驚奇」。

最後,要提醒家長的是,「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孩子生氣就大鬧?3步驟幫助他

「情緒」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發展出來的呢?研究顯示,情緒的「表情」是與生俱來的。然而,這些往往都是最基本的情緒,只有「喜、怒、哀、懼」並不足以表達孩子的心情,而需要更加細緻的分化,而這分化的過程就是由家庭與學校的環境所塑造的。

﹝案例﹞

小瑜在家裡排行老二,也許是因為上面有一個姊姊的關係,所以每次姊姊在學習時,總是會在旁邊一起聽一起學,媽咪常常不記得有教過他,但是他居然就學會了,而經常和姊姊比來比去。確實,小瑜很聰明伶俐又可愛,但他時不時就流露出「大小姐」脾氣,常常一不順心就生氣的又叫又跳,也不管是不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有一次還突然撲到媽媽的身上,又叫又哭的,媽媽老是搞不懂他究竟是在生氣,還是難過。媽媽真的很擔心小瑜的脾氣,如果以後和同學在一起時,一不順心就生氣,那一定會被同學排擠,會不會以後就被貼上「個性不好」的標籤呢?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情緒」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發展出來的呢?研究顯示,情緒的「表情」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我們的基因裡面,因此無論是在地球上的哪一個地方,即使文化與語言不相同,但是「生氣表情」卻都是「皺著眉、撅著嘴、張大鼻孔」。所以就算語言不通,用「表情」也可以清楚傳達出彼此的「情緒」。然而,這些往往都是最基本的情緒,只有「喜、怒、哀、懼」並不足以表達孩子的心情,而需要更加細緻的分化,而這分化的過程就是由家庭與學校的環境所塑造的。

當孩子在小嬰兒時期,只有最原始的兩種情緒分類:「舒適」與「不舒適」。當嬰兒覺得「舒適」就會微笑顯得很開心,相反地不論是肚子餓、濕濕的、不安全,就會出現「哭鬧」的行為。這時,孩子還分不出來「難過」與「生氣」之間的差別,大約在三、四個月大時才會有明顯差異;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到兩歲時孩子會開始對自己感到驕傲;到五歲後,可以察覺到更為複雜的情緒,像是謙虛、自信。隨著人際互動需求的增加,「單一情緒」漸漸地無法滿足生活上的需求,當孩子在六歲之後,開始察覺到有時兩種不同的情緒會同時出現,而變成另外一種全新的情緒,又難過又生氣而覺得自己很「冤枉」。「情緒」的成熟是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而不是當孩子還沒有成熟時,就替孩子貼上一個「個性不好」的標籤,其實孩子只是暫時還搞不清楚情況而已。表情就是心情?

「表情」就是「情緒」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將這兩者混淆,表情和情緒往往伴隨發生,但是並不一定表情不好就表示心情不好。相對來說,通常小女孩的表情都明顯較為豐富,也因此比較吃香。想想同樣是犯錯,如果可以做出「楚楚可憐」的表情,被處罰的機率也就會比較低。相反地,如果是「面無表情」或「嬉皮笑臉」這時可能就會倒大楣。當在引導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先分清楚孩子是「表情」不好,還是「心情」不好,才能正確引導。

老是在生氣嗎?

「表情」是模仿而來的,如果孩子經常看到「生氣」的表情,也就會跟著模仿,結果常常是沒有真的「生氣」,卻看起來像在「生氣」。對於喜歡生氣的孩子,最不建議的方式就是使用更強烈的情緒來壓制孩子,因為孩子會錯誤模仿到不適當的「表情」,結果常常越學越錯誤。不妨,多讓孩子看看鏡子,讓孩子多做鬼臉,讓孩子熟悉自己的表情,也才能瞭解如何做出爸媽喜歡的「樣子」,自然也就不會看起來很愛生氣了。

就是要惹人生氣?

孩子很「白目」,就是要惹人生氣?其實,絕對不會的,通常很容易惹爸媽生氣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爸媽哪時候要生氣,所以經常到了被處罰時還搞不清楚狀況。其實,當我們要生氣前,會有一個「預備表情」來提醒孩子,只是這個暗示通常只會在我們的臉上出現兩至三秒,倘若孩子不能很快地察覺、分析爸媽的表情暗示,往往等待他的就是真的處罰了。建議,爸媽在生氣之前,需要事先「預告」,讓孩子清楚知道你要生氣了,這樣比你在那裡擠眉弄眼要來得有效多了。有些小男孩甚至要到了三年級以後,才較能準確判斷大人的表情。

就是「態度」不好?

「態度」是很難讓孩子理解的,畢竟它看不到、也摸不到,因此爸媽必須要更明確的和孩子說明,究竟要做到哪些「動作」才表示爸媽滿意了。之前有一個案例是,一個中班的小男生,常常被學校老師抱怨,因為每次和他說話時,總是一副要聽不聽的樣子,常常讓老師氣得要命。在評估的時候才發現,他的肩膀居然一高一低,所以他每次都以為自己已經站正了,但實際上頭卻歪向一邊,所以看起來就像是故意歪著頭說話,眼睛也很自然地往旁邊飄移。當老師越兇時,他越想將頭擺正,卻又越移越歪,結果就使大人更生氣。責備往往沒有什麼作用,了解孩子,清楚和孩子說明你要的「動作」,帶著孩子演一遍,他們自然也就會願意去配合。

專家爸爸這樣做

孩子愛亂發脾氣,一生氣就大哭大鬧,不僅常讓爸媽下不了台,也會導致孩子的人際互動困擾。當孩子犯錯時,你是大發雷霆或是溫和的幫他解釋呢?基本上,兩個極端都算不上正確,還可能會讓孩子的情緒發展受到限制。過度強烈的情緒表達,很容易讓孩子學到錯誤的情緒傳達讓孩子變得易怒;過於順著孩子的想法,容易使得孩子無法了解別人與自己的分別,讓孩子變得固執。帶孩子就像放風箏一樣,要一收一放,讓孩子在過程中漸漸地學習如何順應環境的變化。絕不是不能處罰孩子,在臨床上我們常常看到脾氣不好的孩子,爸媽都非常溫和有禮。但是,必須要記得處罰孩子時,請不要和孩子「說氣話」,不然孩子常常會模仿得很像而使大人更生氣。

夫妻之間偶爾吵吵架,的確有助於家庭關係的維持,透過爭執的過程幫助彼此更加了解對方的堅持,才能彼此調整。相反地,如果都是一直保持「冷靜」,只有禮貌卻沒有溝通,才會是最麻煩的事情。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但是有情緒是可以的,不過要學習控制,因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模範。「家」不是吸塵器,請不要將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適時地調適自己的情緒,才是幫助孩子建立情緒發展的關鍵。

第一階段 「三步驟」了解情緒

步驟一: 冷靜

第一件要做的,不是和孩子說道理,而是先讓孩子冷靜下來。不論是用轉移注意力或帶離現場,都是可以的。在溝通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可以聽得進去,而不是在旁邊不停地叨念。因此,先讓孩子靜下來,才能真正地聽進去。

步驟二:認同

情緒表達是有價值的,過度壓抑孩子的情緒,有時會出現其他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原則是不可以傷害別人。為何孩子會大發脾氣、無理取鬧呢?最常見的情況是孩子被誤會的時候。先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贊同孩子的感覺,並且幫他完成想要表達的字句,當孩子的「代言人」,當孩子感覺被瞭解之後,就會靜下來聽你說話了。

步驟三:反省

當溝通的橋樑搭上後,就可以開始描述「第三個人」看到的情況給孩子聽,讓他瞭解別人看到什麼?你生氣之後,還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其他人在做哪些事情呢?透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就會漸漸地了解別人究竟在想些什麼,讓他自己思考與反省,才能讓孩子漸漸地發展出「同理心」。

第二階段 只能生氣五分鐘

生氣是一種自然的情緒,也是正常發洩心理壓力的一種管道。孩子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應該發展出適當的表達方式。當碰到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需要處罰的不是他的「情緒」,而是他表現出來的「不適當行為」。因此,請不要要求孩子「不可以生氣」,因為就連大人自己也做不到。最重要的,要讓孩子可以漸漸地縮短生氣的時間,因為生氣時間長短才是真正惹毛父母的原因。當孩子生氣的時間從30分鐘、20分鐘,漸漸練習縮短到5分鐘,你就會發現孩子不再那麼容易讓你生氣了。

第三階段 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彙量

因為文化的特質,我們不像外國人一樣,常常會和孩子談論自己的心情,就像將垃圾倒給孩子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唸繪本、說故事,透過故事的內容,提升孩子對於「情緒」的了解,進而增加孩子的情緒詞彙量。很多時候,同樣一句話,差一個字差很多。想想如果本來答應孩子要帶他去動物園玩,但是臨時接到老闆的電話要至公司加班,這時雖然很不願意,卻一定要去。就在你要穿鞋子時,孩子突然跑出來說了一句,「你明明答應我的,你讓我好生氣!」結果可想而知的,應該就是挨了了一頓罵。

但在這時候,如果幫孩子換兩個字,將「生氣」換成「失望」呢?「你明明答應我的,你讓我好失望!」這時你不會生氣,反而會安慰孩子不是嗎?幫孩子認識更多的「情緒」詞彙,才是最有幫助的。

情緒先修班

當孩子不願意道歉時⋯⋯

光了解事情的發生的原因,而不是隨口說,「做錯了,就要說對不起。」有時候說「對不起」,並不是對或錯的問題,而是禮貌上的表達。就像是如果你坐著好好的,有一個人突然撞到你的腳而絆倒了,這時是誰對誰錯呢?當然你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他也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只是禮貌上我們就會說聲「對不起」。因此,當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時,往往也就不願意說「對不起」,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事情啊!這時,跟孩子說:「說『對不起』是一種禮貌,乖孩子都會說『對不起』。」這樣孩子就會願意配合了。

*本文摘自新手父母3步驟教出行為不脫序的孩子》,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大人該閉上嘴的時刻

早上麟如同往常般地早起,昨晚他說想做饅頭夾蛋給大家當早餐,我提醒他要煎六個蛋真的會花上不少時間,建議他用大的平底鍋,不要用小的不沾鍋,這樣一次煎兩個蛋可以快一些。

但一早才下樓我就發現不太對勁,廚房傳來他的聲音,那是自從他轉到體制外的學校後,幾乎沒聽過的憤怒低吼聲,果然我走到他身旁問:「怎麼了?」他帶著怒氣回我:「都是你要我用這個鍋子,蛋都煎壞了啦!」我沒多說接手了他支離破碎的蛋,也趕緊幫忙煎完剩下的幾顆,他則跑到沙發上躺著生氣,直到時間快到了才不發一語的起身做事,然後和麒坐公車上學去了。

我沒多想就去遛狗和上班了,沒想到卻在手機裡看到他帶著怒意傳給我的簡訊:「我下次不會再煎蛋了,你害我煎得那麼爛」,當下我的情緒也忍不住想跟著上來,很想破口大罵他自己蛋煎不好還怪我,也太過分了吧!

但忽然想起最近正在看的書~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腦中浮現幾個字「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我知道如果沒有先連結上他的感受,那我想要給的所有糾正都起不了作用的。

所以我深呼吸一口氣回覆他:「你因為我的建議而沒有煎好,這點我很抱歉,下次你要用自己習慣的鍋煎,我不會再有意見,這次失敗了我也願意幫助你,並沒有袖手旁觀不是嗎?但你說是我害你的,讓我非常不舒服。」我想讓麟了解的是今天的衝突我願意承認自己沒有給到最好的建議並和你道歉,但我還是要讓你了解我的感覺是受傷的,我相信唯有身為大人的我們能夠將人與事分開處理,才有可能讓問題真正好好的被看到與解決,孩子也能藉此而學習到情緒正確的處理方式。

德瑞克斯說過,「孩子需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也就是說,他們需要接受自己會犯錯,並從錯誤中學習。我希望給他的不是自己反射性防禦的生氣情緒與說教反應,而是能讓他感受到對於不完美的他,我依舊是愛他與支持他的。

尤其隨著他們的年齡增長,的確很多時刻,我們也真的該如書中所說的「閉上嘴,信任孩子能夠自己度過這樣的情緒」,而非給一堆他早就已經知道的沒用建言。

 

晚上運動時,我收到了他的簡訊,他說:「知道了,對不起,我下次仍然會煎蛋」,我只有回他四個字:「媽咪愛你」,不久他也回我:「me too.」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一書中說道:「犯錯的重要性,遠不如我們如何處理犯錯」,只要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承認Recognize(坦承自己的錯誤)、和解Reconcile(透過道歉),然後解決Resolve(一起找出願意實行的方案)~修正錯誤的3R原則,我相信我們的孩子不但能和錯誤與不完美的自己和平共處,更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智慧。

「謝謝」的力量

學校參觀日時,我總會和參觀家長說歡迎帶小孩一起來,一方面希望孩子也要來看看未來可能上學的環境;另一方面我們其實也想要看看孩子,尤其還可以稍微觀察到親子之間的互動。
 
有些孩子可以很安靜的在一旁等待,有些孩子年紀比較小,難免沒有耐心聽大人說話,我們會提供玩具或是直接帶他們到後院去玩,有時看到孩子真的等得不耐煩了,這時如果參觀介紹也差不多到了尾聲,我通常會蹲下來看著他們,告訴他們:「謝謝你們等這麼久」。
 
很神奇的,每次這樣說完孩子就會露出靦腆但溫柔的微笑,默默的對我點點頭,然後又願意安靜的繼續等下去。這幾天在看岸見一郎先生的「不教養的勇氣」中終於找到答案,他提到「人會在甚麼情況下,相信自己有價值,並喜歡自己呢?那就是在認為自己有貢獻的時候。發現自己原來能幫上忙時,就能肯定自己的價值,並且喜歡自己。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貢獻,父母應該常常跟他們說『謝謝』,以及『你真是幫了大忙』」。
 
對於這些已經盡量耐著性子陪著大人聽學校介紹的小小孩而言,我當然不會訓誡他們沒有耐心,畢竟他們真的已經安靜一段時間了;但我也不會稱讚他們「你們好棒喔!你好乖喔!」,因為就像書中所說的,讚美不是一種好的教養方式,因為它透露出的訊息是我比你高一等,所以我可以給你讚美,但是當我們對孩子說「謝謝」,或是「你真是幫了大忙」時,孩子感受到的是他是個有貢獻的人,因而肯定自己的價值與能力,更不需要用吵鬧或是亂動來引起大人注意,反而會因此而喜歡上自己。

 

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其實就這麼簡單,大人不要用責罵去消磨他的性格,常常結果更可能是消耗了親子之間的關係;也不需用讚美來引發孩子的動機,因為若孩子只是為了想得到讚美而努力變好,當讚美不見時,孩子也就失去動力了;如同書中所說的,教養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接受你孩子所有的樣貌我愛你只是因為你是你,如果連父母都不能接受孩子所有的樣貌,只想著要把孩子改造成自己期待的樣子,這樣的孩子必定會失去志氣、失去勇氣,失去對自己的認同感。
 
在阿德勒的思想中告訴我們「如果孩子不再害怕他人的評價或失敗,就能從與別人的競爭中解放,與社會裡的其他人互相幫助,也能為他人做出貢獻」,但他也同時強調「要讓孩子就算沒有父母幫忙,也能做好自己的事,父母教養的目標就是讓孩子自立」。
 
六年級的兒子補完英文自己坐捷運回家,一看到我時遞給我一個小紙袋,紙袋裡裝著一小塊路邊發放試吃的奶油酥餅,他說:「媽媽,拿去,這塊給妳,我知道妳喜歡吃奶油酥餅」,其實當下我已經吃飽了,但還是非常開心的收下,並在他面前馬上吃完,因為我腦中浮現著他背著沉重的書包,一手拿著補習袋,另一手小心翼翼捏著紙袋,坐上捷運、慢慢走回家的畫面,所以很滿足的告訴他:「真好吃耶,謝謝你記得媽媽」,我相信這樣發自內心對孩子的感謝,才真的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付出後的肯定,遠比高八度的說著:「你好棒喔!」、「你真乖!」更可以往孩子的心底去。
 
教養其實就這麼簡單,孩子付出時,真心的感謝;就算孩子犯了錯,也要記得從中找到他願意努力嘗試的小小動機,然後好好謝謝他的努力吧!

 

不要為了讓孩子的哭鬧停止,就拿出手機

前幾天在餐廳吃飯,一對夫妻帶著孩子開門進來,看似三歲左右的孩子被爸爸抱著卻大哭不已,一直嚷嚷著:「我要買、我要買、我要玩具....」

「不然我們就買那個玩具給他好了,又沒有多少錢。」爸爸問媽媽。「不行,剛剛就已經跟他說不能買。如果要買應該是剛剛買,而不是離開了,然後他一直哭才買。」媽媽很堅定的回答。此時的我,真的很想給她一個讚。

「沒有辦法囉。」爸爸轉頭對孩子兩手一攤,然後把孩子放了下來,但是孩子持續大哭大叫中,甚至還一直大力的揮拳打爸爸,但爸爸卻不以為意,就讓孩子很用力的打他。

「你真的很吵耶,來~給你看啦。」孩子大哭加揮拳了一段時間後,爸爸拿出了王牌「手機」給孩子。結果,哭聲停止了,彷彿消失一般看著影片,整間餐廳安靜了下來。

孩子的行為不會隨著長大而自動變好
我們面對孩子的教養,千萬不能夠只在處理當下的表面,而是請想得遠一點.

「孩子一哭,就回頭買玩具給他」、「覺得孩子很吵,就塞手機過去」,都是為了快速解決孩子哭的表面;「孩子力氣小,讓他揮拳也沒差」,這是忽略孩子的情緒反應,想遠一點的意思是,倘若孩子現在的行為是20歲時做的,我們會接受嗎?!如果不接受,請從現在開始就要教他,因為,孩子的行為並不會隨著長大而自動變好,必須要加上教養才會,當然,不同的年紀,要用不同的辦法。

「溫柔的堅持」勿讓孩子的哭鬧得逞
首先,當我們已經對孩子說不會買,就是堅持不買,更不能為了妥協孩子的哭聲而買。然後,夫妻倆要一起做到,否則任何一方讓孩子得逞一次,之後,他的反應肯定會更大,畢竟有成功經驗啊。

接著,當孩子有情緒了,不能因為他的年紀小或力氣小就忽略。「情緒本身沒有對錯,但是有影響到他人就不行」,每個人都有情緒,情緒滿了肯定會想發洩,但是發洩的方式不可以傷害或影響他人,所以,當孩子一生氣就揮拳、丟東西,請務必制止。

要抓住孩子的手,跟他說「我知道你在生氣,但是不能打人,因為我會痛」「你因為不能買玩具而生氣,但是不能打我」等到孩子答應不揮了,再緩緩地放開他的手。

再來,若是哭聲很難短時間停止,請把孩子扛出餐廳外面吧!因為他人其實沒有必要承受我們孩子的情緒,更不能說一句「沒有辦法啊,我也想讓他安靜」就不管孩子,放任在密閉空間裡大哭。當然,拿手機出來吸引孩子並非最好的辦法,因為,當下次想要的東西是手機時,就會知道用哭的方式了。

最好的方式,是把孩子帶到不影響他人的地方(Ex:餐廳外面),陪著他哭完:「等你哭完了,我們再進去」,讓他知道「你的哭鬧對我沒效。然後,過程中用有興趣的事物來引導孩子加速結束,像是「薯條好像來了耶,你快點哭完,我們去吃薯條」、「爸爸有帶蠟筆,等你哭完,我們去畫畫」最後,等孩子漸漸收起了哭聲,我們再一起手牽著手回位置上開心吃飯囉~

雖然練習的次數需要較多次,無法立竿見影,但是效果卻是長遠的。因為孩子會知道我們的規範原則,而且是牢不可動,無法用哭鬧得逞。

 

陪在孩子身旁卻滑著手機,不是真正的陪伴

人在心不在
 
「爸爸,陪我玩積木.」當時3歲多的澤澤找我一起玩.
「好啊.」我從沙發上起來,與澤澤一同坐在地板上.
「我們一起來蓋房子喔.」澤澤從桶子裡倒出一堆積木.
 
看著他玩積木一陣子,想說我也沒幹嘛,就默默地拿起手機來滑了起來.
 
「換你蓋了,爸爸.」澤澤放了幾個積木到我面前.
「喔~好.」我瞄了幾眼後,左手一個個放積木堆了上去,而右手持續滑著手機.
「啊..爸爸,你的房子倒了啦!」我過於專心看手機,積木倒了都沒有注意.
「哎呀!我再蓋一次.」
「哼.我不要跟爸爸玩了啦,你都沒有在陪我玩.」澤澤有些生氣.
「哪有~我不是一直都在旁邊陪著你嗎?!」我試圖解釋著.
「你根本就在看手機,都沒有在陪我.」澤澤嘟起小嘴.
 
聽到澤澤這麼說,著實讓我羞愧不已.原來,我以為的陪伴,只是坐在孩子的旁邊罷了.而孩子要的陪伴,是希望與爸媽有著實際的互動.
 
於是,我開始改變了.從那次之後,與孩子在一起的相處時光,不再有這種『人在心不在』的陪伴方式.
 
外包式的陪伴
 
電腦與手機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不管是忙碌於工作,或是與朋友在社群網站上的交流,都讓我們手不離機.無論是在家中,孩子與大人做著自己的事情之外,甚至時常看到一個現象,爸媽把孩子帶到親子館、遊樂場或兒童室內遊戲區等地方,讓孩子在裡面自己玩,而大人則是在外面滑著手機或打著電腦,把應屬於爸媽的責任,像是安全與指導,交由工作人員看顧著.
 
所謂的陪伴,不是爸媽自我認定的,只要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空間,或是我讓孩子有事情做,就是有在陪了真正的陪伴,是要達到心靈的契合、情感的交流與了解的增進
 

真正的陪伴
 
澤爸認為真正的陪伴很簡單,就是『親子一起專心地參與同樣的事情.』
 
孩子希望我們陪他一起堆積木,不是看他自己一個人玩,而是化身為建築師跟他一起創造出無限的想像世界;孩子希望我們陪他一起拼拼圖,不是讓他自己一個人拼或是幫他拼,而是一旁觀察,當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時,引導孩子去自己試試看;孩子希望我們陪他一起玩辦家家酒,不是滑著手機推託「爸爸不會玩啦,你自己去玩.」而是真的成為客人,彷彿進到店裡,呼喊著「老闆,多少錢?!哇~這麼貴喔.」;孩子想要跟我們講話,不是打著電腦隨口應和著「嗯~嗯~」而是放下電腦,眼睛看著對方,做出真心的回應「喔~是這樣喔,謝謝你告訴我.」
 
帶孩子到親子館,我會跟著他一起去體驗各種遊戲.帶孩子到兒童室內遊戲區,我會陪著他一同穿梭在網子與溜滑梯之間探險.帶小小孩到公園,我會一直盯牢注意他的安全,如他需要我時,像是盪鞦韆,絕對隨傳隨到.至於帶大小孩到公園,我會與他從事可以一起做的活動,像是運動類型的踢足球、打籃球、棒球、騎腳踏車等,以及玩樂類型的鬼抓人、紅綠燈、木頭人等.
 
因為~只有一起專心做著同樣的事情,才會有更深層的互動.有了頻繁的互動,才能更加了解彼此,交流情感與契合心靈.
 
當孩子自己玩著遊戲,而我們在一旁滑著手機,不管親子之間靠著多近,甚至是貼在一起,都絕對辦不到上述的事情的.
 
當我們需要休息或工作時
 
陪伴孩子固然重要,但我們也會累,也會有工作上的事情要立即去做.當我們想要休息,或是有緊急的事情要處理時,而孩子同時間也希望我們可以陪他們.此時,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可行的延後時間
 
「爸爸,可不可以陪我玩.」「我現在好累喔,讓我休息20分鐘.」
 
「爸爸,我想去公園了.」「爸爸正在寫文章,再30分鐘,也就是長針走到10的時候,我就可以帶你去囉.」
 
我們要看著孩子,答應一個可行的延後時間(寧願多講也不要少估).然後在這段時間內先好好瞇一下或專心處理公事.等時間一到,請務必堅守承諾,並且用心的去陪伴孩子.不然,相當守時的孩子一定會不斷地回來找我們喔.
 

養成「聽話」小孩前,先聽懂彼此的話

作者:吳維寧 (三采文化《聽懂孩子的話》)

怎麼讓小孩聽話?遠嫁以色列、擔任幼教老師多年的吳維寧分享以色列幼教理念:聽話的前提在於建立幼兒的安全感,另外也提醒父母該想清楚,期待孩子「聽懂你的話」,還是「乖乖聽你的指示」就好?

在與孩童的互動過程中,如何讓自己的話打入小小腦袋裡,總是讓大人覺得十分困難。而要學習「如何和幼兒對話」,需要先釐清我們對於「聽話」這件事的理解和期待。

 

聽不聽話,和安全感有關

解釋這件事之前,我要先繞開主題,談談小孩安全感的由來

(聽不聽話,真的和安全感有關)

 

以色列的幼教界相信,透過「良好的對話與說明」,給予小孩明確而適合身心發展的界限,可以提供小孩很大的安全感包括

1.大人持續一致的態度、

2.及時確切地回應小孩需求(包括心理與生理需求)

3.適合小孩的自理能力與作息時間。

 

 

小孩在三歲前,對於抽象的道德概念並沒有理解能力,在行為準則上,只能瞭解什麼是「被允許」、什麼是「被禁止」,無法瞭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因此,「大人對小孩行為的反應一致性」及「是否以身作則」,絕對會影響小孩對特定行為的理解和反應。

 

例如:父母一天到晚說吃糖不好,甚至用了負面字眼責罵想買糖的孩子,卻在隔天買一包軟糖來獎賞小孩的行為。

這會讓小孩無所適從,也更弄不清楚父母的期許。在缺乏安全感的狀況下,容易表現出「不聽話」的行為。

 

而當小孩太累或身體不舒服時,父母對於常規要求太過嚴格,一樣會造成「不聽話的小孩」。

試想,身為大人的我們,偶爾會在身體狀況不好時,先把常規事項丟在一旁(今天人太累了,先去睡覺明早再收衣服);因此,若父母無法察覺孩童的情緒與身體狀況(孩童不見得有能力說明清楚自己的狀況),硬是在孩童狀況不好時要求完成常規,就會出現許多誤解和「不聽話」的狀況。

 

當然,相反過來,如果幼兒從小開始,就有很明確的常規和生活作息,我們反而會覺得幼兒「好聽話」,這是為什麼呢?

在以色列,從寶寶六個月大開始,托嬰中心就提供明確的作息時間表。

寶寶漸漸知道什麼時候要吃、什麼時候該睡、什麼時候可以玩。

到了一歲半左右,小孩甚至已經不須幼師叮嚀,學會吃飯前去洗手檯前等老師幫忙洗手、知道下午睡醒吃完點心,父母就會來接他們回家小孩對生活有預期,且預期總是實現之時,會讓小孩覺得自己對浩大無窮的世界,有一些控制的能力,這會帶給他們自信和安全感,也會較願意配合大人的期許。
 

「不聽話」是理解孩子的良機

在與小孩對話的過程中,小孩如何回應大人的話語,可以作為大人瞭解小孩「處在哪個發展位置、該給小孩什麼樣界限」的最佳判斷點。

若今天大人說了一句話,聽力沒問題的小孩,卻做了相反或不完全一樣的事,例如:你要小孩把房間收拾好,小孩卻沒有把不同的玩具分別收好,而是把全部玩具往同一個箱子倒。

這種「不聽話」,有可能是來自於「聽不懂」,小孩不瞭解大人話中確切的意思或是沒有能力做到;也有可能「有聽懂但不想照著做」,像是小孩知道要分別收好,卻因為沒心情/沒時間而採取了其他做法。

大人搞清楚這幾種「不聽話」是很重要的。

如果小孩是因為「聽不懂」,大人必須改變說話方式、使用字彙及提供更多說明協助例如說:「把房間收拾好」的意思,是玩偶要收到紅色箱子裡,拼圖要收到盒子裡並放到第二個抽屜……

若是「有聽懂卻不想照著做」,那就該進一步跟小孩討論他的想法跟心情, 如: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在生氣?是不是覺得現在不是收房間的時機?……雖然孩子的「不聽話」,常讓大人很火大,卻是瞭解孩子身心發展,向小孩進一步對話的最好契機。

 

要小孩聽話,大人該怎麼說?

話說回來,我所謂的「聽話」,意指把別人(包括小孩、大人)的話聽懂、聽進去,要做到這點對大人都不簡單了,對於理解力和行為能力都尚未成熟的小孩來說,更是不容易。

因此,以色列幼教引入了「中介教育」對話法,教導大人(作為一個中介者)如何透過適當的對話方式,引導小孩認識、瞭解世界(包含人類與其他生物)。這套學習法就是教導大人用小孩聽得懂的方式對話,並且引導小孩學會傾聽,並且聽懂別人的話。

 

在這套對話學習法的原則中,大人與小孩每次對話時,要注意以下要點:

要在一個小孩可以專注聽話的「環境」,

要瞭解對話的「目的」,

對話內容要能符合小孩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經驗」,

要能協助小孩歸納以及「擴展理解能力」,

要能提升小孩的「自我能力感」。

整體對大人的訓練,都是為了協助大人和小孩,聽得懂彼此的語言。

而學會「聽話」這件事,是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解決衝突與問題的基石。孩子如果能在入小學之前學會,對於未來的各種學習都是受益無窮。

 

「聽懂」還是「乖乖聽話」?

 

可惜的是,我與許多朋友談到「聽話」這件事時。大部分人都只把小孩劃分為「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的聽話孩子」,以及「我說什麼、他就不做什麼的不聽話孩子」兩種。「聽話」的意涵被簡化為「小孩聽從指示,並照著指示做」。而小孩懂不懂「為什麼指示是那樣?」、「為什麼要那樣做?」或「為什麼不可以那樣做?」對大人似乎一點都不重要。

「聽話」就是「照著我的話做就對了」。背後的邏輯正清楚地教育小孩「服從權威」比「學習」和「理解」更重要。

若大人以教出按照指示做事的小孩為榮,也就難免錯過利用小孩「不聽話」的時刻,理解小孩的身心發展狀況,給予小孩適當行為界限的機會。這樣一來,自然無法養得出有安全感、有判斷能力、能聽懂別人話語、能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的孩子。

作者簡介|吳維寧
 

 台灣雲林人,1972年出生。2005年遠嫁以色列,重新學習新語言與新文化,並細心觀察以色列的教育哲學與風土人情。夫婿為猶太人,育有三女。目前為以色列幼教教師,教導四個月至大班學齡兒童,管理園內行政與帶領新教師等事務。

2005年起於台灣媒體平台撰寫有關以色列教育、文化、風土人情及政情文章。著有《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猶太媽媽這樣教出快樂的孩子》等書。 

 

沒有聯絡簿的以色列小學,放手讓孩子走更遠

遠嫁以色列的吳維寧觀察到,孩子上了小學後,竟然沒有家庭聯絡簿!這對台灣家長實在很難想像:功課、考試怎麼紀錄?怎麼跟老師交流?小小的不同背後,隱含的是以色列教育對孩子能自主掌握、學習負責的期待。

 

老大升上小學一年級後,我開始認真地觀察以色列小學教育,在孩子的小學生活中,有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沒有「家庭聯絡簿」!

在台灣,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大多透過家庭聯絡簿,並且以此瞭解、監控小孩在學校的行為。父母每天要簽名,導師每天要批改。

在以色列,教育者相信需要從小讓孩子瞭解「完成學校、老師交待的事情」 (無論是回家功課或行政事項)是學習的一部分,他們要自行負責,而不是靠家長與導師整天耳提面命。而老師則是透過e-mailWhatsApp群組通知父母,溝通學校行政事項與每週學習狀況。

 

不只「完成」,而是「自行完成」

而隨著小孩的年紀增長,導師對於小孩自律與責任感的要求也會逐年增加: 小學二年級時,每週只有固定兩天有回家功課。導師要求小孩必須自行告知父母,要求協助 (通常只有一樣功課,不需要寫下來);升上中年級後,小孩則會拿到行事曆,自行記載當天各科回家功課與一些特殊要求。導師不負責確定小孩是否抄寫到所有的回家功課項目,家長也不用簽名。小孩有義務與責任自行完成功課,並且告知父母學校的要求。

透過每天完成「導師與分科老師的要求」,逐漸建立小孩的責任感、獨立性與自律。導師與家長在當中扮演協助而非監督的角色。如果小孩有困難,導師與家長會提供各種小技巧,讓孩子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完成這件事。重點不只在「完成」學校交代的事情而是「自行完成」學校交代的事情。

很多台灣父母聽到這個制度,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比較被動而沒有責任感的孩子怎麼辦?

我的回答是:如果沒有放手,就不知道自己的小孩有多少能力。放了手,小孩真的沒有能力做到,再來協助他。父母不須一直透過聯絡簿,掌握孩子在學校的行蹤和行為。孩子如果真的發生什麼大事,導師該做的也是打電話而非寫聯絡簿。
 

在以色列,小學三年級要上「專題課」,是非常特殊而有趣的一堂課。這是教育部學科融合教學的嘗試之一,以色列公立學校從小一開始上基礎電腦與網路課,小學二年級則教小孩自己做簡報。

上了三年級,「專題課」是讓小孩學會在教科書之外,自己找資料、組織素材、找出答案,做成簡報。因此這個課程有一半的時間在教室上課 (教室內有兩台有網路連線的電腦),一半的時間在電腦教室上課。

學期初,老師先提出幾個大主題:歷史、自然、數學……小孩分組之後,自行確認最後的主題,便開始搜集資料並編輯整理,最後利用PowerPoint做成簡報,分組報告。

 

給小孩魚,不如給魚竿

所以,這個課程是導師口中「給小孩釣魚竿」的課程。「這個年代的小孩都拿平板來玩遊戲我不是說玩遊戲就一定不好,但不如早些教會他們如何使用這些工具,與學習產生更多正相關的聯結,讓他們更有能力自主學習。」導師解釋道。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小孩一週有八堂課的時間是選修課。分成「科學」、「藝術」、「生活技能」與「學習工具」四大主題。每個主題下各有兩到三堂課,小孩可以自行選擇。我家老二瑪雅去年選了「烹飪」、「機器人」、「葡萄牙文」和「刺繡」四門課。

這些課程有助於小孩開發和試探自己的專長,進一步瞭解自己是否適合參與一些才藝班。

要小孩保持學習的熱情和自主度,必須給予一定的選擇權。」瑪雅導師在學期初家長會中這麼說,「我們發現小孩自己選擇的,他們通常會比較主動,也清楚自己要負什麼責任和代價。」

 

講不聽的孩子,其實正在求救

孩子「番」起來往往令人理智線斷裂,但媽媽們會發現責罵、處罰常不見效。在以色列擔任幼教老師的吳維寧,分享教學現場遇上不聽話的孩子,眾老師們集思廣益後的應對方式。

 

以色列「中介學習」的第一原則是「和小孩對話時要有目標,並且要創造一個讓小孩可以學習的環境」。

 

白話來說,大人跟小孩對話時,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對話的目標在哪裡,而且要在小孩聽得進去的狀況下,才開始對話,不然就是無效溝通。要創造小孩可以聽得進話的環境,還是要先瞭解小孩的情緒和行為,從哪裡而來。

 

快兩歲的孩子正發展出自我意識,想要自己決定一切。然而,他們其實沒有能力在無限的選項中,找出自己真正要的東西,所以才會產生了大人拿一百樣東西給小孩,小孩仍然不滿意的狀況。

反過來想,在這樣的狀況下,小孩又是多麼挫折啊?

所以,做為一個大人,此時該怎麼做,才能創造一個讓小孩可以選擇又滿足的環境?

別忘了,小孩聽不進話,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求救。
 

創造「聽得進去」的環境

有個兩歲出頭的小男孩,非常聰明,但有感官統合的問題。在他比較累或不舒服的時候,會忍不住一直打其他小孩或亂丟東西,勸也沒有用,講也講不聽。

「我跟他說不可以丟東西,他還是丟個不停,我所有的時間都在和他打交道,對其他小孩不公平!」一個同事這麼說。

「更嚴重的是,我有時受不了給他time-out (計時隔離),他不只不難過,還會對我笑。我知道Winnie不接受世界上有壞小孩這種事,但看到他的笑容真是讓我發火。」另一名同事接著說。

「這個小孩有感官統合的問題,有沒有可能是因為他聽懂了我們的要求,生理上卻做不到?」我繼續解釋,「我們如果不能理解小孩的困難,就不能同理, 不能同理,就引導不了小孩。」

「我們先來思考,這個小孩的感官統合問題是什麼?」我問。

「小孩有觸覺接收不良的問題。」一個老師說,「所以他一直在尋找身體上的碰觸,碰觸量不足時,會去坐或躺在其他小孩身上,而且比較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動來動去。」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我問,「小孩就是停不下來啊。罵他有用嗎?一直告誡他有用嗎?」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帶他出去跑兩圈,但我們人力不足,不可能有專人做這件事……」另一個老師說。

「很好,大家開始想辦法了,而現實就是現實,我們沒有多餘人力可以一對一陪他,所以有更好的方式嗎?」我繼續問。

 

依孩子需求對症下藥

看到大家又沉默下來,我再給提醒:「有什麼事是我們可以帶著他跟小孩一起做的?」

「一起唱遊?」一個老師突然眼睛亮了起來說,「放音樂讓大家可以一起跳來跳去?」

「把小孩一個一個叫過來做兒童按摩?」我接著建議,對於觸感太敏感和太不敏感的孩子,正確的按摩方式對安定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請小孩彼此按摩?」另外一個老師繼續說,大家愈來愈有創意,「或是玩包成木乃伊的遊戲?」

我告訴工作團隊,通常這個小孩控制不了自己時,我就會請他來坐在一起,我幫他做些物理治療師教我的按摩,讓他冷靜一點,而且我會直接跟他說:「我知道你今天有些困難,停不住自己的行為,過來陪我坐一下,我幫你按摩。」

「我這樣跟小孩講話,和禁制、告誡、說他做的都是壞事,兩者對小孩有什麼不同影響?」如果對小孩的行為有些理解,而且有解決方案出現,也許可以進一步瞭解小孩內心在想什麼,「你們想想看,為什麼給他time-out 時,他非但不難過,還會對你們笑?好像對自己的行為一點都不覺得羞愧?也不在乎你們是否生氣?」

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有個老師小心翼翼地開口說:「他應該不瞭解time-out是什麼意思吧?以為我們叫他去別的地方,再叫他回來很好玩?」

「也許……他不知如何面對我們的怒氣,所以乾脆隱藏自己的恐慌和不知所措?」另一個老師說,「我以前碰過一個被父母大吼大叫就把情緒封鎖起來、變得面無表情的小孩,當然他是大小孩,已經上小學了。」

聽到這裡,我知道可以開始談收尾了。

回頭思考和孩子的溝通卡在哪

「首先,這個小男生非常聰明,而且能夠解讀大人的表情,所以他知道我們在生氣,我相信他也知道自己做了被禁止的事,才會被請到別的地方去待著。」我開始說明,「但他其實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們的大吼大叫和處罰,對他而言只會讓他害怕,而不是改善行為。他如果無法面對我們的怒氣,用微笑來放鬆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比較好的方式?或是另一個可能性,我們大吼大叫時,他覺得自己終於獲得大人的注意力?不管是正向或是負面的對待?」

「而當我們把他拉過來按摩,或用遊戲的方式協助他時,小孩會知道大人看到他的困難,並且試著幫助他。這樣他才可能信任你,才會有安全感,也才能聽得進去你說的話。」

其實做為一個家長或幼教老師,必要時,我一樣會對小孩提高音量,但那不會是在我情緒失控之際,而是在創造一個讓小孩聽得進話的環境時。例如說,我要告知一整班小孩某件事,但小孩很吵鬧時,提高聲量請大家閉上嘴巴是必要的。

總而言之,面對怎麼講都不聽的小孩,得回頭思考大人與小孩的溝通卡在哪裡。另外,也請記得,小孩需要能夠守護他的大人,如果他一鬧,大人就不知所措,或是只會用語言和肢體暴力壓制,那他得到的訊息將是:大人沒辦法守護我,只能用威脅和暴力讓我屈服。

 

 

都是想要珍藏的好文,若是侵權請告知會立刻撤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肯肯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