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嬰兒室主任李政翰醫師表示,在門診及臨床上,家長最常見的用藥問題主要有以下12項,在此一次為您釐清、解惑,提升寶寶用藥安全。
寶寶用藥常見錯誤觀念&專業醫師解惑
錯誤觀念1:把藥物全都混在一起服用
有些父母在餵寶寶吃藥時,習慣把藥粉混在一起餵服。但當出現問題時,並不知道是哪個藥物造成的。
※醫師說明:每項藥物應分開包裝、不應混裝。
藥物分裝可讓父母有所警覺,在回診時向醫師說明寶寶的不良反應狀況,如此醫師在調整藥物時能有更好的依據。所以如今都不建議將藥物磨粉之後全部混裝在同一包。WHO的兒童用藥安全已指明須將藥物分開包裝,當孩子出現不適狀況時,比較能區分是哪些藥物造成,以保障寶寶的用藥安全。
更小的寶寶是使用藥水,藥品名及作用、副作用在藥罐外都會註明清楚。即使須磨粉的藥物也建議一包一包磨粉分裝,每個包裝外面都有藥物的詳細資料。父母拿到藥物時可詢問醫師或藥師,哪些藥物是可以混合一起服用,哪些不能混合服用,以免產生交叉作用。
錯誤觀念2:症狀緩解就可以停藥
有些家長或長輩認為,寶寶症狀緩解就可停藥,以免多吃藥傷身。
※醫師說明:切勿擅自停藥,應遵循醫師指示。
必須由醫師根據寶寶病情做評估及決定。家長切勿擅自停藥,應遵循醫師建議。當症狀緩解時,有些藥物如感冒藥或單純的腸胃藥,可考慮停藥。但有些藥如抗病毒藥、抗生素一定要吃完一個療程,例如抗生素必須吃滿7~14天,克流感必須吃滿5天,才能做好完整的治療。所以須由兒科醫師診斷,依據狀況建議父母哪些藥必須讓孩子吃完,哪些藥是症狀治療(如發燒、流鼻水),症狀改善即可停藥。
錯誤觀念3:長期服藥容易有副作用
這是許多父母擔心的問題,總擔心藥物傷身。
※醫師說明:短期用藥別擔心;長期用藥若出現副作用要立即反應,以調整藥物。
兒科用藥多數是短期用藥,長期用藥例如一些特殊疾病,像氣喘或某些慢性病,醫師會評估孩子的年紀、體重、身體狀況、目前治療計畫的反應,來調整用藥狀況,並提醒藥物副作用。若出現副作用,父母應立即向醫師反應,以進行藥物調整,父母無須太過擔心。
錯誤觀念4:寶寶吐藥之後就要補餵
藥味苦,寶寶不愛吃,若吐藥之後需要補餵藥。
※醫師說明:要看吃完多久之後吐藥。
一般來說,若吃藥馬上吐掉,需要補服,假如不確定可詢問醫師或藥師。若是半小時之後才吐藥,就不需要補藥。
錯誤觀念5:藥物可與其他食物一起服用
寶寶不喜歡藥物的味道,每吃必抗拒或吐出,為了讓寶寶乖乖吃藥,把藥摻在食物中,騙寶寶一起吃下去。
※醫師說明:必須與醫師或藥師確認食物是否會影響藥效。
如何讓寶寶乖乖吃藥,是許多父母的難題。寶寶還小時多半使用藥水劑型,口味比較甜,接受度較高。
若藥物磨成藥粉確實比較苦,可請教醫師是否有其他比較不苦的可替代劑型;或是在寶寶吃藥時加糖漿一起服用,這些方式都可減少孩子對服用藥物的排斥。若要與其他食物一起服用,必須與醫師或藥師確認食物是否會影響藥效。
錯誤觀念6:將藥物混在牛奶、果汁或飲料中一起飲用
如同把藥摻在食物中一樣,騙寶寶把藥一起喝下去。
※醫師說明:溫開水服藥最佳。
以溫開水服藥最好,因為有些藥物可能與牛奶、果汁或飲料產生交互作用。尤其若將藥物加入奶瓶給1歲以下寶寶服用,會讓奶水改變味道,寶寶之後可能連奶都不喝了;此外不確定藥物是否會與奶造成反應;再者若是藥粉,可能會黏在奶瓶上,就算喝完整瓶奶,藥粉也沒有全部吃進去,會影響劑量。
錯誤觀念7:多吃幾次藥,病會好得比較快
擔心孩子的病症一直持續,以為多餵幾次藥,病會好得比較快。
※醫師說明:反而增加孩子身體負擔。
藥物可能指定6小時吃一次或一天吃3次,有些父母或照顧者覺得孩子症狀一直持續或發燒不退,擔心不已,便會擅自讓孩子一天多吃幾次藥,認為這樣會好得比較快。但其實如此會增加孩子身體的負擔,因為醫師開立的劑量是根據孩子體重與年齡計算,若藥物攝取過量對孩子有風險。
錯誤觀念8:上次感冒藥沒吃完,下次感冒繼續吃
反正都是感冒,繼續吃沒關係。
※醫師說明:沒有正確診斷,當心延誤病情!
由於孩子兩次的體重、病情都不一樣,也許看起來都像是感冒,但有可能是氣喘或其他重症的前期變化,或其他可能性,例如流感及肺炎初期看起來都像一般感冒,若沒有正確診斷、對症下藥,吃上一次的藥一定有誤差,甚至會延誤病情。況且若藥物已經開封過,可能也變質了。
錯誤觀念9:症狀差不多,兄弟姊妹之前沒吃完的藥,這次換人吃
兄弟姊妹之間互相傳來傳去,藥物換人吃應該沒關係。
※醫師說明:孩子的用藥不能「差不多」。
理由與上相同,手足的體重、病況及體質都不一樣,也許對這位孩子適合的藥,卻對其兄弟姊妹過敏。有些父母覺得「差不多」應該沒關係,但孩子的用藥不能「差不多」,不能這樣吃。
錯誤觀念10:將大人的成藥自行減量給孩子吃
大人感冒可以吃成藥,孩子感冒減量吃就好,反正都是症狀治療。
※醫師說明:絕對不可給孩子吃成藥!
有些成藥的成分並不適合給兒童服用,而且兒童身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於藥品的吸收、代謝、排泄與感受都和大人不同,對於藥品所導致的副作用也呈現不同的敏感度和嚴重性。尤其3歲以下的孩子,身體狀況較為脆弱;若孩子不適,最好先看兒科醫師,因為兒童的藥品及劑量,都是依據個別狀況、體重、年齡來開立,如此可確保孩子用藥安全、不會用藥過量。
錯誤觀念11:孩子不肯吃藥,只好用灌的
不然都不吃藥不是辦法。
※醫師說明:灌藥可能造成孩子吸入性嗆傷。
因此千萬不要給孩子灌藥。餵藥的訣竅可見下文「餵藥器」。
錯誤觀念12:捨不得叫醒睡著的孩子吃藥
孩子生病很可憐,好不容易睡著,醒了再讓他吃藥。
※醫師說明:為維持血中藥物濃度,必須按時吃藥。
醫師若建議每隔幾小時要吃一次的藥,是為維持血中藥物有效濃度,必須按時間吃,即使半夜也要吃,因為若沒有按時間服藥,藥物濃度不足,將會降低藥效。
父母要搞清楚是否有拿對藥、餵對藥
父母應向醫師詢問清楚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了解藥物須服用多久。在藥局拿到藥袋時,必須當場核對藥單,包括孩子的姓名、年紀、藥品作用的描述(是否符合孩子的病症)、使用方式及途徑,務必當場看清楚,有誤、有疑問應詢問藥師。並且每次餵寶寶吃藥前都要再核對藥單,以免出現重複吃藥、漏吃藥等狀況。
順利餵藥的訣竅:餵藥器
不論是吸管式、奶嘴式或針筒式等餵藥器,對協助孩子餵藥都可幫上大忙,由於都會附上刻度,可正確知道餵藥的劑量。李政翰醫師提醒,藥物劑量應對齊量杯刻度線液面的下緣,因為藥水碰到杯緣會稍微往上翹起來,所以對齊量杯刻度線液面的下緣才是正確的容量,再以餵藥器慢慢小量餵入藥水,比較能成功餵藥。
李政翰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學士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總醫師
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
國健署母乳哺育種子講師
現任: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嬰兒室主任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中醫師陳峙嘉:一生病就吃藥,反而留病根!
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家的御用中醫師陳峙嘉,因為母親的麻油雞踏入中醫界。外表帥氣、談吐幽默,自導自演的短影音受到許多粉絲喜愛;自己擁有一對兒女,鼓勵媽咪們不要太緊張,顧好自己才能養好孩子!因一碗麻油雞踏入中醫界
從藥學系、藥學碩士,一路念到博士班,才準備考試,轉向中醫領域的雅丰唯心中醫診所總院院長陳峙嘉,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在藥局打工,自認為對於西藥頗有瞭解,因此,以往的小感冒都是自己配藥服用,效果也很好。
某次感冒,咳嗽了好一陣子,即便按時服藥還是好不了。回到家,母親發現兒子的不適,便煮了麻油雞,要求他吃下。雖然陳峙嘉中醫師對於感冒吃麻油雞有些疑慮,但還是乖乖地聽了母親的話。神奇的是,隔天起床,咳嗽症狀緩和了許多。
陳峙嘉中醫師充滿著冒號地詢問母親,為什麼感冒要吃麻油雞?沒想到母親回答他,「你聽起來就是冷咳啊!」這樣的答案衝擊著西醫背景的他,心想「咳嗽怎麼還有冷熱之分呢?」於是,對於中醫有了期待,便自己深入研究,念了中醫系。
中醫把人看成是完整的
執業之後,陳峙嘉中醫師認為對於醫學及自然界的看法變得寬廣了,「人就和動物、植物一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有許多自然規則得遵循,就像是感覺冷了就要穿上衣服,體質寒了就要溫回來。而中醫強調的體質概念正是與大自然及萬物息息相關。」
陳峙嘉中醫師提及,中醫把人當作是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將所有症狀集合起來,綜合判斷後找出1、2個可能原因,再針對根本問題來解決。然而,科學或現代醫學專精於單一細項之上,像是心臟科醫師僅專注於心臟部分的研究,雖然可以把某一領域研究得非常透徹,但相對來說就會不夠宏觀。
解決問題令他有成就感
可能有些爸媽會認為看中醫要花一段時間、吃了很多藥,病才會好。陳峙嘉中醫師認為這樣的說法不太公平,一個疾病要好得快或慢,得視疾病本身的種類。
陳峙嘉中醫師指出,爸媽執著的點在於服下西藥,不適症狀可立即緩解,但殊不知疾病尚未根除;看了中醫、吃了中藥,症狀可能沒有舒緩得這麼快,但幾天過後疾病是消除了,這就是很不一樣的地方。
正由於有些人對於中醫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當陳峙嘉中醫師耐心仔細地診斷,解決了病患的問題,成功使人相信中醫之效,便令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中醫育兒‧免緊張放輕鬆就好
流行感冒期間,許多爸媽不敢帶寶寶外出,但陳峙嘉中醫師家可不是如此!當老婆剛出關、兒子滿月,一家三口便開心逛夜市去了!
陳峙嘉中醫師說,以西醫角度來看,寶寶在6個月以前的免疫力發展得最快,因此是培養免疫力最好的時機,及早接觸真實世界,對於寶寶也會有幫助。而從中醫角度,多接觸外面的空氣陽光對於寶寶發展也較好。
先在一旁觀察協助就可以
孩子的生長發育快速,疾病發展也是如此。雖然孩子很容易生病,但也很容易痊癒,且症狀變化也飛快。像是大人感冒可能一開始聲音有點怪怪的,喉嚨痛了1、2天,流鼻水幾天後,咳了一陣子才痊癒。但孩子可能一大早喉嚨腫腫的,下午就流鼻水、咳嗽,搞不好隔一天就沒事了。
有些爸媽發現寶寶一發燒就要讓他退燒,一感冒就灌他藥,反而有可能留下病根。陳峙嘉中醫師提醒爸媽不用太緊張,無需急著出手,先在一旁觀察協助即可。若為一般感冒,多喝水、多休息,自己就會好了。
小感冒不強迫孩子要服藥
自己熟悉藥理與中醫,當家中的兩個孩子感冒時,又會如何處置呢?陳峙嘉中醫師說,兒子對於中藥的接受度較高,若有感冒前兆,就會主動求助於爸比,服了中藥之後,通常感冒就會好得很快。
然而,女兒較不喜歡服藥,無論是中藥或西藥都不吃。身為中醫師爸比便持續觀察,如果女兒的體力精神狀況都還可以,只是輕微的不適症狀,也不會強逼著她服藥,因為就算完全不吃藥,頂多5~7天感冒就會自然痊癒。
睡前喝藥水維持睡眠品質
在孩子還是寶寶階段,白天會服用中藥治病,但為了保持好體力對抗疾病,陳峙嘉中醫會在睡前讓孩子服用治鼻水或咳嗽藥水,以求良好的睡眠品質。
平時喝補氣茶飲提升免疫
至於想要提升免疫力,從平時就得為孩子們準備。陳峙嘉中醫師指出,中醫看免疫力與「氣」有關,因此只要氣足,免疫力就會好,以黃耆、人參…等補氣類藥材煮湯或泡成茶飲給孩子喝,都很適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