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無論是在學校、補習班或是公園,時有所聞。暴力孩童越來越多,是現代父母必須面對的新困難。每當新聞事件一出,父母總是會擔心,若換做是自己的孩子被欺負,該如何處理並且教他保護自己?以下這篇文章提供家長參考。
小編分享一則新聞給我,對於「孩子被欺負,到底要不要反擊?」,身為父母的我們都可能面對的這個問題,該怎麼做,以下建議提供給爸爸媽媽們參考。
孩子被霸凌,父母別說這句話
跟在家裡手足紛爭最大不同之處,當孩子和別人起衝突,對方並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不是自己家的孩子,你就很難替雙方訂立一致的規矩,或者賞罰的尺度。更麻煩的是,若孩子是在學校跟同學起衝突,父母永遠不在現場,若表達能力不足,描述過程虛虛實實,很難得到事件始末的真相。
霸凌他人的孩子動手之前說了甚麼話?被打的孩子有沒有人先用手推擠等小動作?這些過程如果大人沒有從頭到尾觀察到,恐怕也沒有資格判定誰是誰非,絕對不能以「動手就是不對」這六個字,就草率的結案。
當媽媽跟孩子說「不可以動手」,結果被別的同學欺負時,他無法用口語和對方爭辯,也不知道如何跟老師告狀,只好帶著臉上的瘀青回家。爸爸卻說「用力打回去」,那麼明天恐怕換成你要請假,去學校向別的家長道歉,又或者,你的孩子仍然不敢打回去。
「用力打回去」,並不見得是個好建議。有些孩子個性比較溫和,同學打了他,他卻沒有勇氣反擊,那麼他回家之後,可能更不敢將事件告訴爸爸。因為他會覺得,自己沒有按照爸爸的話做,或許會被爸爸罵,只好把被欺負的事情埋在心底,變成更糟糕的惡性循環。
教孩子被欺負後一定要先學會大叫
以校園霸凌來說,被同學欺負,到底要不要反擊?這個答案,就在於學校的公權力是否有擔當。這裡的公權力,指的是老師,或校方訓導人員。這跟成人世界的原則,是一樣的道理,公權力效果彰顯的地方,是不需要使用私人正義的,打電話叫警察就可以解決問題。
因此,如果學校的公權力總是無法解決孩子糾紛,每次報告老師,都是以「各打五十大板」作收,或者只會說「你不要理他就好」這種風涼話,那麼我可能會教導孩子,被欺負時要反擊。
反擊不是動手,但至少眼睛要看著著欺負你的孩子,
語氣堅定的說:「我不喜歡人家打我的頭,你不可以再打我!」
如果對方繼續動手,也可以跟旁邊的老師大叫:「這個人打我!」
老師如果沒聽到,就走到老師面前,大聲說:「老師,我不喜歡人家打我的頭,這個人剛剛打我!」
這樣的劇情要在家演練幾遍,讓孩子懂得放聲大叫,不要像貓咪一樣害羞的說「不要打我」,這就沒有用了。
面對霸凌五字訣:冷、眼、轉、告、逃
在學校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可以教導孩子這五字訣:冷、眼、轉、告、逃。
冷酷的臉:霸凌者最喜歡看被欺負的人面帶驚恐,或者氣噗噗的樣子,如果孩子能不為所動,冷眼待之,霸凌者會覺得無趣。
眼神堅定:眼睛看著欺負你的人,堅定沉穩的告訴他「我不喜歡人家弄我」。
幽默轉移:有時候孩子反覆被嘲笑同一件事,可以在家裡想一些幽默轉移的對策,比如說:「你怎麼每天都講同一件事,需要我幫你想新的梗嗎?」
告訴大人:要讓孩子有投訴的大人對象,比如說父母、家人、或老師。
逃之夭夭:遇到有危險的欺負現場,比如說一群人圍在校門口要找麻煩,這時候必須見禍藏躲,逃之夭夭走為上策,不要逞匹夫之勇。
不過老實說,如果孩子在學校反覆的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解決衝突,每天都在「冷眼轉告逃」,公權力卻從來不主動的介入,那麼也真應該趕快離開這所學校了。
孟母三遷,是中國歷史中所有教養故事中,最符合科學的一則;替孩子選擇善良的同學,認真的老師,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即便搬家也在所不惜。
你自己的孩子就是小霸王
萬一你自己的孩子,就是在學校欺負人的小霸王,那又該怎麼辦呢?很多人認為要治小霸王,就是以暴制暴,但是這完全是火上加油。要知道那些從來沒有被同理心對待的孩子,是不可能學會以同理心對待他人的,換句話說,小霸王就是未曾被同理心對待過的孩子,因自我形象低落,所產生的負面行為。如果你以暴制暴,只會讓他心中產生更多的恨與自卑,然後變本加厲的欺負弱小。
小霸王最需要的,是重新建立與家人的親密關係,再次修補安全依附感,這部分在很多家庭中,是已經長期缺失的一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