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這件事,聽起來像是兒童的專利,但最近聽到得麻疹卻是落在二十至四十歲的成年人;當抗體漸漸消失,接種疫苗成了大人該思考的事。
前一陣子在網路上讀到沖繩爆發麻疹疫情的新聞,我老婆輕嘆了一聲,打算取消原本帶孩子再去沖繩玩的計畫。我拍拍她的肩膀,告訴她說:「其實,兩個小孩才剛打完麻疹疫苗,根本不用擔心;反倒是我們兩個大人,不知道身上的抗體還剩多少,應該各去補打一針疫苗才對!」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打疫苗」這件事,聽起來像是兒童的專利。但是請各位家長們注意:台灣已經進入公共衛生的先進國家,所以成年人也要開始定期接種疫苗!
兒童傳染病轉為成人傳染病
歷史回顧一下,台灣的疫苗接種政策,從民國六十年左右陸續展開,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努力,現在已經進入成熟期,也就是說這些疫苗所保護的傳染病,在台灣的「發病率」都已經非常非常低了。當年我們這些六、七、八年級生(民國六〇到八〇年出生的世代),嬰幼兒時期幾乎都接種了疫苗,並且平平安安的度過了二十年。如今二十年後,體內許多抗體都漸漸消失,可是卻沒有醫生跟大家提醒:「欸,該補打一劑嘍!」,哪天帶孩子去日本玩、東南亞玩,甚至到更偏遠的國家壯遊,剛好碰上疫情爆發,很有可能就破了功。
舉例來說,日本腦炎以前都是兒童特有的疾病,如今九成以上的日本腦炎病例,都是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麻疹也是,君不見這次沖繩帶回來的多名麻疹個案,清一色都是二十至四十歲的成年人,沒有小孩(有疫苗保護),也沒有老人(童年時得過)。其他傳染病也有類似的趨勢,德國麻疹已經轉為成年人的疾病,水痘、百日咳變成青少年疾病。台大醫院日前才診治一位罹患日本腦炎的中年婦人,經濟條件不差,居住環境附近也沒有豬舍(三斑家蚊會叮咬人類與豬),可能是出國旅遊所帶回來的病毒,鬼門關過留下後遺症,肌肉動作、語言、平衡感都出問題,甚至性格大變,暴躁易怒,實在令人心酸。
希望我的描述不要引起讀者的誤會,好像二十年後,這些傳染病都要從冬眠中甦醒,絕對不是這麼一回事啦!兒童期的疫苗政策,依然是防堵傳染病的最佳方法,效果依然很好,在台灣疾病盛行率也維持極低。我只是想說明那些少數的個案,罹病年齡層逐漸偏高,不像以前大部分是兒童時發病而已。
成年人該接種哪些疫苗?
所以大家該怎麼做呢?我認為先從家長們自身做起,當您帶孩子去接種疫苗時,請記得自己也跟著挽起手臂,接種成人疫苗:
二十歲到五十歲成年人:
1、流感疫苗:每年打一劑。
2、破傷風疫苗:每十年打一劑。
3、麻疹疫苗(MMR):如果不想抽血驗抗體濃度,就直接打一劑,粗估可以再保護二十年。打完一個月內不要懷孕。
4、日本腦炎疫苗(IMOJEV):直接打一劑,粗估也可以再支撐二十年。
5、水痘疫苗與A型肝炎疫苗:這兩種疫苗還是建議先抽個血,確定一下以前有沒有得過,或看看身上有沒有抗體存在,再決定打或不打。因為如果以前沒得過,這兩種疫苗都要接種兩劑才有效,水痘疫苗相隔一個月以上,A型肝炎疫苗相隔半年。
五十歲以上老年人:
1、流感疫苗:每年打一劑。
2、破傷風疫苗:每十年打一劑
3、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型13價):六十五歲以上,一劑搞定。
4、帶狀皰疹疫苗:明年起有效果更佳的新型帶狀皰疹疫苗,給五十歲以上成年人,打兩劑,間隔二至六個月。
現在台灣的老年人,大多童年時期都得過麻疹、水痘、A型肝炎等疾病,所以這些疫苗可以暫時跳過不理。但如果從現在開始再往前推二十年,除非這些疾病像天花一樣從地球上消失,否則等我們老了,應該也需要再接種一劑。另外孕婦第三孕程必須接種的百日咳疫苗,在我其他文章中已經詳述過,這裡就輕描淡寫帶過。如果想接種這些成人疫苗,該要找誰諮詢呢?大家可以掛家醫科醫師門診,或跟直接跟孩子一起找兒科醫師,全家老小一併處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