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岡田尊司 (悅知文化《生存的哲學:給想要活出自我,跨越人生苦難的人》)
2018-09-03
孩子想要安定成長,就必須擁有安全堡壘。最早使用「安全堡壘(Secure Base)」一詞的是女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 1913-1999)。她看出子女與母親的關係(稱為依附或依戀)穩定時,母親就是孩子的安全堡壘。
孩子想要安定成長,就必須擁有安全堡壘。最早使用「安全堡壘(Secure Base)」一詞的是女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 1913-1999)。她看出子女與母親的關係(稱為依附或依戀)穩定時,母親就是孩子的安全堡壘。
可被視為安全堡壘的母親具有以下特徵:雖然並非隨時在身邊,但經常關心孩子;一旦孩子遭遇困難找上母親,母親就會立刻回應。孩子在麻煩時依賴安全堡壘,但如果沒有必要了,就會回去追求自由。擁有安全堡壘的孩子不容易感到不安、富有好奇心、人際關係活躍、性情穩定,不僅擅長存活,也有良好的社會性與智能發展。
事實上,安全堡壘的存在不只對孩子、對於大人來說也是安心的所在,能夠保護他們遠離壓力與考驗。人類對安全堡壘有很強烈的渴望,因為擁有安全堡壘對於生存十分重要。
作家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 1928-2016)還是十幾歲孩子時,就被送進奧許維茲集中營,在那之後過了十幾年的時間,他寫出代表作《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
他一到奧許維茲集中營就被迫離開母親、妹妹、奶奶等人;年幼的妹妹與年老的奶奶在那兒死去,母親過不了多久也殞命。
少年埃利能夠活下來,是因為他與父親待在一塊兒,對他的父親來說也是如此。父親為了保護兒子,必須繼續活下去,這是他的使命與責任。不過,支撐父親活下去的不只這些,他也同樣從兒子身上獲得安定與支持。即使父子兩人都很餓,但因為擔心對方死去,彼此分食少之又少的食物;看不見對方都讓他們不安到難以承受;這些現象只能以依附形容。感覺到依附對象就在身邊,正是安全感的源頭。
在小孩身上,這種傾向更加顯著;一旦不安增強,他們就不願意離開父母身邊,只想緊跟著依附對象。同樣情況也適用在大人身上:當身體不適或感受到龐大壓力時,大人也會藉由依附行為獲得安全感。
壓力一大就想找聊得來的朋友一塊喝酒,或寫電子郵件、打電話給能夠撒嬌的對象,這些也都是為了消除不安而做的依附行為。生病時,也會期待平常不懂討好的伴侶給予溫柔的安慰。
維瑟爾的父親病歿之前,也希望兒子待在自己身邊,但那裡是納粹集中營,喊著兒子名字、想見兒子的瀕死父親,得到的是守衛揮舞棍棒痛毆。維瑟爾終其一生都為當時畏懼守衛的暴力,無法回應父親的要求而內疚。
安全堡壘的條件
安全堡壘要發揮原有的功能,必須符合幾項條件,其中之一是安全不受到威脅。如果受到虐待的話,就與安全堡壘完全相違背了。不過,乍看之下很好的父母,也可能未能發揮安全堡壘的作用。這種情況容易發生在父母過度要求子女遵守他們的價值觀與規範時:當孩子原本自由的主體性遭到侵犯時,安全堡壘就成了威脅。
所謂的安全堡壘,是一感受到壓力或危險時,可以跑進去避難的場所。需要依賴時能夠依賴,這點很重要。
原本值得依賴的安全堡壘,如果反而過度限制一個人、或對他提出不需要的建議或指示,開始想要束縛對方行動的話,不管那樣的舉動是否出於善意,也將使得安全堡壘不再是期待中的樣子。更別說如果安全堡壘反過來主動靠近、要求回報或想要操控一切的話,安全堡壘就不再是安全堡壘,反倒成了「危險堡壘」。如此一來,就算有煩惱也無法毫無顧慮地開口拜託對方,反而會遲疑要不要求助,或是寧可找其他對象幫忙。
若與安全堡壘相處融洽,表示安全堡壘符合上述必要條件,可發揮正常功能。沒有任何束縛、不求任何回報、不用擔心被強迫,又能夠安心依賴,而當你不需要對方時,還能夠去做自己的事。這種沒有束縛的關係,更能夠養成值得信賴的深刻連結,成功支撐一個人。不只在親子關係,如果能在人生中遇到安全堡壘,可說是獲得一輩子的寶藏。
作者簡介│岡田尊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