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陳木榮(柚子醫師)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2017-04-16

孩子生病,對沒有後勤支援的家庭來說,真的很兩難!爸爸媽媽心疼孩子的不舒服,也擔憂自己的工作會被影響。無論再怎麼難解,都請記得,隱瞞孩子生病讓他繼續上學,對孩子的同學、同學的家長、學校的老師來說,都是不公平的啊!

兩天前柚子醫師診斷了一個腸病毒的孩子,離開門診前柚子醫師特別提醒媽媽,孩子要隔離七天才能去上學。今天孩子回診時,柚子醫師注意到孩子身上還穿著學校的制服,特別試探性的再度提醒媽媽:腸病毒要在家隔離七天才能去上學,結果媽媽露出了一抹神祕的笑容沒有回答,大家猜得到發生什麼事嗎?

隱瞞!

媽媽隱瞞「孩子得了腸病毒」這件事沒有告訴學校,孩子依然每天去上學。這件事雖然令人生氣,卻似乎拿這位媽媽沒有辦法,柚子醫師趁這個機會跟大家討論這個問題:生病到底要不要上學?大家都知道「生病盡量在家休息」,可是這句話說來簡單,執行起來卻是不容易。

【隱瞞心情一】醫師如何看待這件事?

腸病毒會傳染、流感會傳染、腺病毒會傳染、諾羅病毒會傳染、輪狀病毒會傳染、黴漿菌感染會傳染、普通感冒會傳染,小孩子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會傳染。就算您的孩子上吐下瀉,醫生告訴您說是「吃壞肚子」,您千萬不要以為「吃壞肚子」就不會傳染,您的孩子在學校拉完肚子,擦完屁股後,若手沒洗乾淨,再拿一塊麵包給隔壁同學吃,隔壁同學隔天若中標,一樣「吃壞肚子」,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此時該怎麼辦?孩子生病,除了怕傳染疾病給別的同學之外,生病的孩子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抵抗力差的時候去上學,會不會更容易再得到另一種病毒?因此「生病盡量在家休息」等於是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不過小孩子有些情況倒是可以去上學,例如小孩鼻子過敏猛打噴嚏、氣管過敏猛咳嗽、打球時腳扭傷、喝湯時手燙傷,這些情況不會傳染,可以去上學。

【隱瞞心情二】幼兒園及學校如何面對這件事?

「生病盡量在家休息」絕對是大部分幼兒園及學校奉行的最高準則,可惜的是,這句話沒有任何的強制力。老師善意提醒爸爸媽媽之後,如果爸爸媽媽真的把孩子送來學校,幼兒園及學校總不能把孩子關在門外不給他進來,只能盡量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別跟其他孩子接觸。如果沒有獨立空間,也會發個口罩給孩子全程戴上,同時提醒孩子多洗手,方法雖不理想也算盡力。

當然柚子醫師也遇過很不理想的幼兒園,多年來就只遇過那麼一次。接到幼兒園打來的電話,「提醒」柚子醫師小心診斷「腸病毒」,「提醒」柚子醫師「幼兒園停班」很麻煩,反正言下之意是不希望班上被診斷出太多腸病毒而停班。唉!班上會有多少人得到腸病毒不是柚子醫師能決定的,當時只好明白說,這樣的行為叫做「隱匿疫情」,柚子醫師沒辦法做到。

【隱瞞心情三】爸爸媽媽如何考量這件事?

「生病盡量在家休息」也是絕大部分爸爸媽媽希望奉行的準則,可是太多情況變化讓整件事複雜很多。舉例來說,醫生說可以去上學,學校不給上學怎麼辦?生病在家休息,結果之後功課跟不上怎麼辦?老闆不准我請假,沒人照顧孩子怎麼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生病怎麼辦?難道叫小孩休學嗎?有了以上這些困擾之後,若再看到隔壁同學明明就在咳嗽,不但來上學而且還沒戴口罩,這心情實在是……又或者是我的孩子生病時都在家休息,隔壁同學生病時還來上學?這時原本就不平的情緒,可能就更加火大……最後甚至可能會考慮,是不是要直接隱瞞孩子生病這件事。

上面每一種心境與問題真的都很難解,沒有任何一個是柚子醫師有辦法完美回答的,柚子醫師通常都只能見招拆招,一件一件個別分析處理。提醒爸爸媽媽,「孩子生病」並不是單純只有拿著健保卡去看病就結束的一件事,孩子生病要耗損金錢成本,還要耗損時間成本,請假照顧生病的孩子是為人父母都該有的心理準備,工作上無法請假照顧孩子,就設法拜託長輩幫忙;長輩沒辦法幫忙,就只好帶著孩子去上班;沒辦法帶孩子上班,就花錢請臨時保姆;找不到臨時保姆,想遍了各種方法解決不了,還請爸爸媽媽繼續想,想破了頭還要再想,照顧孩子本來就是爸爸媽媽的責任,其他人都只能從旁協助,不負責任的「隱瞞孩子生病照常去上學」絕對是最糟糕的方法。

 

柚子醫師記得國小畢業時拿了全勤獎,當時年紀小,頭痛發燒肚子痛拉肚子都要去上學,三十年後的今時今日,早就不流行全勤獎了。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生病請盡量在家休息」。

聽柚子醫師再雞婆一句     上學不上學

孩子開始上學之後,每生病一次,家長與老師雙方都必須面對一次「可不可以上學」的問題,如果出現嚴重一點的意見分歧,或是其他家長也有意見,可能連醫生也必須加進戰場做出裁定。無論如何,隱瞞疾病實在是很自私的行為,可是柚子醫師也建議爸爸媽媽及老師,放寬心情看待這件事,有些小咳嗽流鼻水不一定要太過於堅持,做好基本的預防措施,即使仍然上學也請大家互相體諒一下吧!

 

我們都以為冷會感冒生病,殊不知,熱更會不舒服,尤其睡覺時,我們在稍冷的房間比稍熱的房間容易入睡。

新年去一位長輩家拜年,發現他家很熱,才坐5分鐘便流汗。原來今年寒流不斷,一直陰雨,子女為了怕老人家因寒冷,使心臟血管收縮出意外,所以暖氣開的很高。我問:那你們晚上睡的好嗎?表姪皺眉頭說:「不太好,婆婆晚上起來好幾次上廁所;小寶也睡的不好,總是踢被,半夜還起來哭。」

這問題出在房間太熱了。我們都以為冷會感冒生病,殊不知,熱更會不舒服,尤其睡覺時,室溫不宜太高。最近的研究發現,最適合睡眠的室溫是華氏65度(攝氏18.3度),比我們以為的低很多。我們過去都認為華氏72度(攝氏22.2度)是最理想的溫度,其實不然(當然這溫度因每個人的體質、年齡和性別而有所不同),我們在稍冷的房間比稍熱的房間容易入睡。

人的身體會主動去降低溫度。我們的手、腳和頭上都有很多微血管,身體熱時,血液會進入皮膚的表面,透過一個叫做「靜動脈吻合」(arteriovenous anastomoses)的機制把熱散出去。有一個實驗是把老鼠的腳和身體稍微加溫,使血液湧到皮膚表面散熱。結果發現這些老鼠比平常更快入睡。

科學家也設計了一個模擬人體表面微血管的衣服,用很細的水管通過衣服各處,像潛水衣一樣包住身體,但在手、手臂、身體、腿和腳處設開關,可以分別加溫。結果發現只要提升手和腳的溫度攝氏0.5度,體溫散發出去,受試者就比往常入睡時間快了20%,老人快了18%,有失眠症的病人甚至快了25%。這是很驚人的數字。更驚訝的是,它還減少了半夜醒來的機率58%,因而延長了深度睡眠的時間。

這是因為人是在東非的大草原演化出來的,在那裡。年均溫相差不到攝氏三度,但是晝夜溫差大,冬天是攝氏8度,夏天是攝氏7度。掌管人體溫度的神經元在下視丘(hypothalamus),緊鄰著掌管白天/夜晚的大腦時鐘「上視叉神經元」(suprachiasmatic nucleus)。太陽下山天黑後,氣溫會降低,光線和溫度就讓大腦知道該釋放褪黑激素,人要睡覺了。所以我們在睡覺時,體溫比白天低了攝氏1度左右。工業革命前,非洲的人跟大自然保持著和諧關係,天黑了,氣溫降低了,他們就去睡了。

醫生常說,睡前泡個熱水澡可以幫助睡眠,我們都以為是熱水幫助身體放鬆,其實不是,它幫助散熱,流了汗,體溫降低了,人就容易入睡了。至於孩子踢被,那是因為他太熱時,身體的自然反應。不必替他蓋被,他冷了,自己會鑽入被子中。

室溫不要太高,省了能源,也睡得好。

為了穿幾件衣服,半夜會不會踢被子,流汗是否吹到風,洗澡水用幾度,兩代之間,甚至夫妻之間,鎮日劍拔弩張,爭論不休,就是怕孩子傷風感冒。到底古人流傳下來的「著涼會感冒論」,是否合乎科學呢?

期待已久的寶寶出生了,一同照顧新生兒的婆媳卻大戰數百回合,第一個爭執點,就是「穿多穿少」的問題。

「穿多一點,才不會著涼!」婆婆說。

「媽,別再給寶寶添加衣服了,你看他都熱到滿頭大汗了!」媳婦心疼得大叫。

為了穿幾件衣服,半夜會不會踢被子,流汗是否吹到風,洗澡水用幾度,兩代之間,甚至夫妻之間,鎮日劍拔弩張,爭論不休,就是怕孩子傷風感冒。到底古人流傳下來的「著涼會感冒論」,是否合乎科學呢?

事實上不只是臺灣,就連西方傳統醫學也認為「冷」和「感冒」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君不見英文的感冒就叫做「common cold」,告訴別人我感冒了就是「I caught a cold」,直接翻譯成中文「著涼了」,還真是一模一樣!

相隔四十年的著涼vs.感冒實驗

不過現代醫學不應該是老前輩說了就算,還是必須經過實證研究來證明之。早在一九六八年,就有美國的學者找來四十四名志願者,給他們噴一劑含有「鼻病毒」的精華液(噁!),然後分成兩組:一組請他們享受一下攝氏三十二度的溫泉,另一組則被丟到攝氏四度的冰櫃裡。經過數天的觀察,專家們記錄大家感冒的狀況和抽血的結果。

最後的結果顯示,泡溫泉和睡冰櫃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差別,不論是發病率或是症狀的嚴重度都差不多。這篇文章刊登在擲地有聲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做出「著涼不會加重感冒」的結論,這項爭議自此似乎拍案定奪了。

直到二○○五年,有研究者不信邪,再次安排了一項研究。這次他們不噴病毒精華液了(醫學倫理上也已經不允許這做),直接請九十位學生把鞋子和襪子脫下來,在攝氏十度的冰水桶裡面泡個二十分鐘,另外九十位學生則什麼都不做,在旁邊看熱鬧。回家以後,這些學生每天要為自己的症狀評分,有沒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五天後,腳浸冷水的同學中有十三名感冒,沒浸冷水的則有八名,如果以症狀評分的話,浸冷水組感冒的症狀平均比沒浸的高了將近兩倍。原來,著涼真的會增加感冒機率呀!

好啦,現在一比一平手,大家各說各話,究竟該聽誰的呢?

從這兩篇相隔四十年的研究,我們倒是可以得到幾個有用的線索:

第一,如果有病毒直接噴到你的鼻子裡,不管你有沒有「著涼」,都會感冒的。也就是說,感冒還是要有病毒感染才會發生。如果你只是把人放在一座冰櫃中,但是無菌、無病毒,那麼他也只會失溫,並不會因此而感冒。你問我怎麼證明?問問愛斯基摩人就知道啦!如果光是「著涼」就會生病,那麼他們應該早就滅種了。

 

第二,從四十年前冰櫃與溫泉的研究可以知道,如果一個人已經感冒了,病毒量已經很多,此時再來泡溫泉保暖,並不會讓生病比較快痊癒。所以當孩子正在發燒、發熱的時候,就別再幫他蓋棉被了,穿得剛剛好,穿著透氣性佳的衣服才舒服!

第三,在日常的生活中,適當保暖可能是重要的,但也不需矯枉過正。有專家對於「著涼會造成感冒」的現象解讀是,因為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病毒,而這些病毒可能黏在鼻腔或呼吸道,卻被我們上皮組織的免疫細胞阻擋著,無法進到身體裡。但若突然遇到冷空氣,或是踩進冰冷的水桶裡,鼻腔的血管會馬上收縮,造成免疫細胞供應不足,這時候病毒就可以突破重圍,造成疾病的產生。

浸水桶的研究當中,室溫是攝氏二十五度,水桶是十度,溫度相差高達十五度,鼻腔的血流可能因此突然收縮。但是一般孩子多穿一件衣服與少穿一件衣服,一定不會相差到十五度這麼誇張的。大概只有在寒冷的冬天,被雨淋得全身溼透,那才可能真的因此「著涼而感冒」吧!但即便是如此,九十個人著涼,也只多出五個感冒病例,大部分的人腳浸了冰水桶還是健健康康的。

我個人對於這樣的解釋是可以接受的。各位不知道有沒有想過,小兒科醫師其實是一個高危險的行業,每天碰到的病毒比一般人多出好幾倍,每一季流行的病毒,我們應該都不會錯過。然而大部分的日子裡,我都還是健康無恙,並非無時無刻都在感冒;但每次只要抵抗力一弱,比如說熬夜,或是「著了涼」,感冒症狀馬上就會出現。這些病毒應該已經在我的鼻腔潛伏了好幾天,只是屢攻不下,若免疫系統忽然間失守,防禦工事一潰堤,可惡的小傢伙就得逞啦!

所以身為感染科醫師,我的建議是:天冷還是要注意保暖,不要讓孩子突然失溫,但請各位也不需要為了一、兩件外套吵翻天。這多出來的外套並不會減少孩子感冒的機率,溼疹倒是冒出一大堆,反而更加得不償失!

-----

天冷,給爸媽的三個小提醒:

1.嬰兒的洗澡水,不管天氣多冷都是攝氏28~32度,水溫不要太高。擔心著涼可以提高室內溫度,而不是提高水溫。

2.嬰兒最好不要泡溫泉,因為溫泉水溫太高,會傷害嬰兒的皮膚。 

3.要注意保暖,大人穿幾件,小孩就穿幾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肯肯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