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懲罰不是為了要讓孩子感到恐懼,帶著恐懼的教養效果不會持久

 

Q.醫生你好,想請問寶寶目前21個月,表達能力很好,最近發現她會學家裡的其他小孩(媽媽帶的小孩),講一些不是很好聽的話 例如:大便、狗屎、大笨蛋,有時隨口講出,看她的表情是她覺得好玩,有時是生氣的時候講出,我其實蠻困擾的,那個孩子的媽媽覺得不就是小孩隨口講講而已 有什麼大問題嗎,我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說那些話真的不是大問題嗎?

兩歲多的孩子說這些話呢,其實的確是無心的,他覺得這些話引起人的表情變化,或者會引起人注意他,所以他就反覆的使用這些不雅的詞句來引出那些驚訝的表情,或者是別人的關注。

最好的解決方法不是打不是罵,而是跟他講的時候,冷冷的跟他說:「你說的應該是大象吧!」,如果他還是重覆一遍大便,你就冷處理,默默地走開說:「大便不好聽,大象很可愛。」久而久之他發現無法引起人注意,我們的表情也不會改變,那就無聊了,就不會再講了。

Q3歲女兒每次好好說都不聽,數數也沒用,就算大聲說不能動,她還是依然故我,根本不怕我,一邊哭一邊動,該怎麼辦?

當爸媽使用time-out,要求孩子不准動,然後數數,孩子卻邊哭邊動,該怎麼辦?繼續更嚴格的處罰?或是乾脆算了?這個狀況讓爸媽陷入兩難。首先,使用time-out的前置作業要做好,在《黃瑽寧的十堂育兒必修課II中,我有特別提到LATERLeave(離開)、Ask(詢問)、Time-out(冷靜)、Embrace(擁抱)、Review(討論)這五大原則。

第一件我們要優先做的事情是Leave,離開現場。

第二個步驟是Ask,先問問孩子哪裡委屈,或者確認約定好的規則。舉例來說,之前有跟孩子提醒過,如果他打弟弟,我們就要進行time-out罰站,但是在罰站之前,先跟孩子確認是不是有說過這件事情?

ask的過程當中,也要先傾聽孩子說,讓他好好的說個夠,你可以問他這次犯規的原因,他說是弟弟先搶了他的東西,弟弟先捏他......好,聽孩子說完,我們瞭解了他犯規的理由,同理他的情緒,原來你是因為這樣才生氣啊!要是我應該也會生氣吧。

雖然他很委屈,但他還是犯規了,弟弟捏他弄他,我知道他的難過,但是我們已經講好了,生氣可以跺腳,可以找媽媽告狀,可以不理弟弟進房間,但是如果打弟弟就要time-out罰站。

當孩子有機會好好說,抒發他的感受,這時候他會比較願意接受適當的處罰。接著就進入到T,也就是time-out,請千萬不要把time-out當成處罰的手段,time-out的目的是讓孩子有一個自我制約的行為,當實行time-out時,只要他肯站就可以了,甚至可以請他自己決定站幾秒鐘,不需要因為他亂動就重來,搞得親子關係很緊繃。

很多爸媽平常工作忙碌,在家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其實很短,如果一天相處只有兩個小時,其中有一個半小時都用在處罰,還因為孩子一直亂動不好好站而一直重來,最後沒有達成管教的目的,更破壞了親子關係,何苦呢?

我們處罰他站的目的不是要讓他感到恐懼或害怕,只是暫時制約他的不當行為,所以也不需要大聲讓他因害怕而就範,而是因為我們說好了,所以就站吧!有人認為兩歲站兩分鐘,三歲站三分鐘,不過這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就算只站三十秒,當然也是可以的,因為LATER一共有五個步驟,不是只有罰站這一個動作。

Time-out之後,就進入embrace以及review這最後兩個步驟。抱抱(embrace)孩子,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已經跟你和好了」,至於review,則是跟孩子聊聊這個time-out的規定,他是否做得到,如果做不到,我們要不要稍微改變?用意是讓孩子也能參與討論並負責自己的行為規範。另外也要review生氣時候有什麼替代的發洩方案?媽媽說跺腳,跺腳有用嗎?還是你寧可進房間打枕頭?跟媽媽告狀有用嗎?還是你告狀但媽媽沒聽見,或者我常常敷衍你?那反而是媽媽要道歉,不是嗎?

這個管教的過程,並不容易,是一個文化的改變,懲罰永遠不是為了要讓孩子感到恐懼,這句話真的太重要了,我們都應謹記在心。

在恐懼中的教養效果無法持久

在愛裡,是不應該有懼怕的。你的愛不該帶著讓孩子懼怕的成分,愛就是愛,在恐懼當中的教養是無法持久的,所以我再次強調,這是整個文化的改變,LATER五原則並不是我的發明,但仔細回想,我們大家都經歷過恐懼的教養文化,真的有用嗎?答案是沒有用!過去的時代,有些孩子因為不會讀書被安排到放牛班,在不斷被處罰被打罵的成長過程裡,除了讓他感到恐懼,他一樣不會讀書!不會讀書的原因很多,然而,只是嚴格的處罰,並無法真正幫助這些孩子克服學習的難題。

所以,不要用恐懼當做教養的手段和目的,覺得已經這麼兇了,孩子都不怕我,管不住!孩子不怕父母很好啊,表示他很愛你!管教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制約,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

我再舉一個研究例子:曾有個實驗,假設今天有一個玩具爬牆機器人放在這邊,研究員扮演的老師告誡現場的孩子們,待會誰來碰爬牆機器人,我們就打斷他的狗腿,你試看看!當天所有的小孩都不敢碰,因為大家很怕腿被打斷。但是研究告訴我們,經過六周之後,當這群孩子又回到同樣的場景,發現爬牆機器人還在這邊,但當時恐嚇大家的那個老師(研究者)已經不在這裡了,所有的小孩都來碰,因為上次是你恐嚇我不能碰,會打斷狗腿,所以你不在時,我就要碰碰看!

研究者換另一種方式,一開始他跟孩子說這個機器人是我們接下來要送給生病住院的孩子,我們希望它是完完整整,大家收到禮物都希望是新的嘛!不希望有人摸過或是玩過,所以我希望它是能夠完完整整送給那個孩子,所以大家待會可以不要碰好不好?經過說明之後,當天沒有人碰。六周之後回到同一個場景,那個講故事的老師已經不在了,但是仍然有七成的孩子不去碰玩具,他們還記得六周前有一個老師跟我們講過,這個東西要送給一個生病的孩子,我們不要去把它弄壞。

這個研究證實了,恐懼式的教養只有當天有效,六周後就沒效了,因為只要恐嚇的人不在,我就可以犯規,但如果是讓孩子明白前因後果,進而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教養,這個效果可以持續六周,還有七成的孩子願意遵守約定,你要選擇哪一種教養方式呢?

媽媽讓自己身心獲得喘息,才能好好享受孩子的黏

Q. 弟弟8個月大,常常睡不好,我沒躺在他身邊他就不睡覺,等到他睡著了我離開做家事,才5分鐘他就醒了,很淺眠,很擔心他睡眠不足,但是他很黏我,我轉身離開讓其他家人照顧一下他就馬上哭,有沒有什麼辦法讓他不要那麼容易哭那麼黏我,然後好睡一點呢?

A.從這位媽媽的文字敘述來看,8個月大弟弟的安全依附感對象第一順位是媽媽,所以只要媽媽在,他就一定希望媽媽扮演安撫他的這個角色。但是媽媽也是人,安撫一次兩次晚睡沒問題,但如果連續好幾次,連續好幾個月,連午覺都非得媽媽陪著一起睡,久而久之,媽媽也會覺得壓力很大,所以,若孩子的依附關係長期只在媽媽一個人身上,媽媽真的會受不了。

如果有其他家人可以支援,協助孩子和其他家人建立第二、第三順位的依附關係,就非常重要。如何幫助孩子和其他家人/幫手建立依附關係?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讓家人去跟寶寶建立他們獨特的安全依附感。這段時間,媽媽必須離開家裡,8個月的寶寶很聰明,他知道你在家裡就會繼續依賴你,你聽到他哭你也會不忍心,所以不妨趁著這個時間,也讓自己離開喘口氣,外出去辦點事情、休息一下。

很多媽媽擔心,那家事怎麼辦?家事,再說吧!每次去家訪,看到別人家裡很乾淨,我就知道一定是假像!當然有可能家裡請了人來打掃,再不然很可能某個櫃子打開,東西就會全部掉下來吧!若只有媽媽做家事或是一對小夫妻、加上老人家,家裡怎麼可能天天都窗明几淨,不用要求啦!做到基本的乾淨即可,有小小孩的家亂是一定的,把家事做一個好好的安排,不必非得一天內做完所有家事,也讓其他家人可以一同分擔部分家事,做好分工,幫助孩子能夠有第二個安全依附感的對象,孩子就不會那麼焦慮,媽媽也不會這麼疲累,就能好好享受被孩子黏著的時光,而不覺得是負擔。

孩子黏人是好事,代表他在你身邊感到很安全、安心、很放鬆,他可以安心的睡去,你應該感到高興。所以重點不是他的黏,而是你的身心需要得到喘息。解決根本的問題,媽媽也是人,我們沒辦法扮演上帝,所以請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繼續黏著你,你也會開心!我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他們依舊很黏我,當年我們夫妻也都覺得很累,但是我們不把這個黏當做負面的解讀,現在我們的親子關係其實是很棒的!

關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很多爸媽會把重心放在孩子學齡前,但其實上學後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很重要的。《黃瑽寧的十堂育兒必修課I《黃瑽寧的十堂育兒必修課II裡,內容不只著重在學齡前,也關心孩子學齡後的成長,而且課程裡也揭櫫了一個重要的觀念:孩子在學齡之後的挫折,甚至很多學習障礙,其實在學齡前的幼兒期,就已經決定了大半部分!所以不要覺得三歲前的小孩不太會講話,不用花太多心思陪伴沒關係,以後再來陪伴,這是研究證實的錯誤觀念。三歲前,給孩子充分的安全依附感,對他將來的學習也會有正面的幫助,所以家庭的穩固對學齡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當然,如果孩子已經上小學,也不是說就來不及啦,從現在開始都不算太遲,凡事仍有轉機。

 

請不要和孩子說「氣話」,說一些自己不忍心,也不可能會做到的事情。「氣話」傷的不是皮和肉,但一字一句卻刺到骨頭裡,反而比「打」還要傷人。說「氣話」不僅僅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的心。

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於自己的控制能力還沒有很好,難免都會出現鬧脾氣的情況出現。當我們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並非是一昧著順著他,但是必須要記住不可以在自己「生氣」的情況下去處罰孩子。因為,這時因為情緒的作用,我們常常會說出一些自己會後悔的話語。像是在「再哭,我就把你丟掉」、「你就出去,出去睡馬路」....,這些自己永遠做出不到的事情,往往在生氣時就隨口說出,事後自己又會後悔不已。

如果孩子聽進去了,傷到的會是他的「心」,覺得你不愛他了;如果孩子沒聽進去,傷到的又會是你的「心」,因為他根本不當一回事;如果他聽了又去做,傷到彼此聯繫在一起的「心」。既然如此,請不要和孩子說「氣話」,管教必須要在平心靜氣時,才會有最好的效果。

請不要和孩子說「氣話」,因為孩子往往會學得很像。當我們處罰的時候,無疑地是希望給孩子一個深刻的印象,希望他可以清楚地記得。但也因此,這個情景,就會像是電影一般的烙印在孩子的腦海中,讓孩子不自覺地模仿起來。孩子往往是非常天真的,雖然不大清楚其中的意思,表情也沒有很到位,但是字字句句卻會學的很像很像。當你再次聽到這些話語時,最受傷往往還是自己。

不是不可以處罰孩子,但請不要在氣頭上處罰,多給自己和孩子「三分鐘」時間,彼此平靜一下心情再責罵孩子。你會發現只差這短短的「三分鐘」,孩子就會變得容易溝通。

 

當孩子被誤解時,常會想急著辯解而大叫、大聲說話、跺腳,容易讓人錯怪是脾氣不好⋯⋯在孩子表達能力還沒成熟時,大人可以用幾個小方式,幫助他學會面對「被誤會」的尷尬

「被誤會」真的不是一種很好的感覺,往往讓人感到難受、委屈、不被信任。即便在成人的世界中,被誤會的委屈感也很難讓人釋懷,更何況是年紀還小的孩子。當孩子被誤解時,常會想要急著辯解而出現情緒激動的情況,甚至出現哭鬧或攻擊的負面行為,這並非是孩子脾氣不好,而是孩子的情緒發展尚未成熟的緣故。

孩子的情緒發展需要引導與練習

從「情緒分化」的理論來看,嬰兒最初只有「舒服」和「不舒服」兩種情緒,因此除了笑,就是哭。等到六個月大,可以將「不舒服」分化成為「生氣」和「難過」兩種情緒。當被誤會時,孩子一來覺得生氣,又覺得難過,同時出現兩種矛盾情緒,導致孩子的大腦出現混淆,無法立即判斷自己的情緒,而引發不適當的行為。

即使到了四歲,孩子仍無法立刻察覺與判斷同一時間下,為何會有兩種不同情緒,在這樣的情緒發展過渡期中,也就更加需要大人的引導以及練習。

當被別人誤會時,自然會有兩種極端的反應,一是「辯解」,二是「逃避」。前者主要是解釋,但由於對方不願意接受,導致訊息無法傳達,這時往往會出現大叫、大聲說話、跺腳的動作,其實孩子不是要表達生氣,而是要傳遞被人誤會的訊息。

後者主要是忍耐,因為覺得不被信任,導致感覺失去安全感,這時往往會出現哭泣、不看人、不說話的反應,其實孩子不是不禮貌,而是大腦已經當機,因此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

當面對「委屈」時,不是要求孩子忍耐,也不是鼓勵孩子發洩,而是要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當孩子可以將事情說清楚、講明白,脾氣自然可以好好控制。我們可以用三個小方式,幫助孩子學會面對「被誤會」的尷尬。

1.教他不要大聲說話

孩子說話會愈來愈大聲,並不是因為沒有禮貌,而是擔心你不聽他說的,或是怕你相信別人說的,結果不知不覺愈說愈大聲,而變成失控的發脾氣。也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孩子說話小聲一點,避免被誤會。

2.請他等大人有空時再說

當被誤會時, 如果爸媽正在忙,這時候孩子就需要等待,而不是急著解釋。親子衝突,不是最常發生在爸媽不聽孩子說,而是爸媽正忙著處理手頭上的事情,但孩子卻以為爸媽不相信他。因此,培養孩子可以等一下再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3.引導他明確的說清楚

當五歲以後,孩子描述事情的能力愈來愈成熟,也就愈來愈不容易被誤會,情緒的穩定度也會增加。在引導孩子描述事情時,一定要教導孩子說出「人事時地物」,特別是時間和地點,一定要清楚說明,這樣別人才會聽得懂。被誤會的孩子,往往是說了老半天,大人一直搞不懂,最後就變成大人眼中拗脾氣的孩子了。

孩子的情緒是一連串發展的過程,並隨著生活經驗累積而成熟。在四歲前,孩子的表達技巧尚未成熟,當被誤解時,往往需要大人的協助或解釋,才能解決當前的衝突。相反的,當孩子四歲以後,爸媽就要開始漸漸放手,讓孩子在保護的情況下,嘗試自己練習解決「被誤會」的衝突喔!

 

在小朋友互動中,常有人不過問就拿別人的東西,「先說再拿」這個小習慣很重要,卻常常被爸媽忽略,這不僅是一種禮貌,也會影響孩子人際互動。

孩子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常常會靈光一閃的突然講到一件事情,就迫不及待去做,這可以說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拿別人的東西時,都不說、也不問,常常就會讓孩子陷入麻煩。這不僅是禮貌的問題,更可能導致人際互動的困擾。

培養孩子「先借再拿」這一個小習慣,常常被爸媽所忽略,認為反正是在自己家裡面,不用那麼「計較」,所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如果情況是發生在學校裡,你覺得呢? 孩子老是拿別人的東西,卻從來不先過問,結果朋友一看到他,第一件事情一定是把自己的東西保護得好好的,深怕被「搶」了,當然人際互動也會受到影響。

直接動手拿的三個原因

孩子會直接拿別人的東西,而不先問一下取得同意,主要有三個原因導致:

1.孩子擁有的太多

孩子生得少,每一個都是寶。當孩子想要一個東西,我們就百分之百滿足,孩子覺得自己擁有一切,結果就是孩子只要一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要,當然也就不會先問了。

在讓孩子練習「借」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減少物品,唯有不是全部擁有,才會有需求去「借」。相反的,當我們給予的愈多,孩子又何必需要去借東西呢? 只要叫爸媽「買」就可以了,不是嗎?

2.媽媽的就是我的

兩歲時,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概念」,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媽咪的連體嬰;直到四歲時,孩子非常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別人並不能知道的。

但是,有時孩子還是會覺得媽咪跟自己是同一個人,對於媽咪擁有的物品,也覺得是自己的,所以就會出現隨意使用的情況。請媽咪一定要和孩子把物品分清楚,避免孩子養成錯誤的習慣,特別是翻別人的包包,在人際互動上是非常忌諱的事情。

當孩子上了中班以後,請把他視為一個獨立的人,也要尊重孩子的「包包」,不要一回家就翻孩子的書包。你覺得是在幫忙孩子,卻會讓他搞不清楚狀況,所以請讓孩子自己把碗筷、聯絡簿, 拿出來給你吧!

3.欲望控制不成熟

在四歲時,孩子對於自己的「欲望」,還不能妥善的控制,一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期望可以立即獲得,因此會出現動手拿的情況。這時,幫助孩子練習「延遲獎勵」的時間,讓孩子學會等待,將會是有幫助的。

此外, 最常見的是「信念」錯誤,孩子認為某樣東西現在沒人用,所以自己就可以拿來用,這在手足之間最容易出現。這時並不是要給每個人買一個,省得孩子吵架,而是要讓孩子練習輪流使用,這樣更能促進「欲望控制」的發展。

孩子都是天真的,雖然有時會出錯,但往往不是惡意的,而是不懂得社交技巧。培養孩子「先說再拿」,雖然只是一個小習慣,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在家裡先多多練習,這不僅是一個禮貌,更可以幫孩子避免陷入「小麻煩」喔!

 

診治寶寶10-12個月問題行為──亂拿、亂碰東西

寶寶長大了,會爬會走,卻也讓人歡喜讓人憂;他開始逃離大人的掌控,爬到不該去的地方,拿不該吃的東西往嘴巴塞,時常製造驚慌;但太多限制,又怕限縮孩子的探索機會。蒙特梭利專家示範如何回應孩子的內在需求,幫助孩子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盡情探索。

 

小米媽媽:「女兒快滿周歲,她已經可以不用扶著物品站立步行了。看到孩子學會走路,我們都很開心,但也多了一個煩惱。孩子現在可以隨著她的心意活動,開始喜歡亂碰家裡的東西,我們也曾當面禁止,但她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不放在心上。請問該怎麼教會孩子不要亂碰東西呢?」

羅寶鴻老師:「探索是這個時期孩子的本能,孩子不是『故意』不聽話。」

到這階段,孩子活動力又更增加一些了。身體平衡發展上,孩子已經能夠扶物站立、扶物行走,甚至能開始獨立走路;手部動作也更成熟,抓握能力越來越好了。隨著可以站立,孩子雙手不再需要用來支撐身體,因此能探索的範圍也更廣。

很多家長在這時候就會發現孩子開始「什麼都喜歡亂拿」、「講都講不聽」,十分令人困擾。在這階段我希望家長瞭解的是:

 

蒙特梭利觀點

1012個月孩子愛亂拿東西並非「故意」不聽話或不乖

探索環境是這時期孩子的本能,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孩子在3歲以前,「先天的內在發展衝動」會比「後天培養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強,你跟他說不可以做的事,他很可能還是會不斷去做、去嘗試。不要跟這年紀的孩子生氣,因為他真的不是「故意」。

但與其讓他漫無目的地亂抓、亂拿,什麼都跟他說「不行、不准」,不如有目標地幫助他找到一些對他發展有幫助的活動,統合他內心的發展能量。

蒙特梭利博士給予的建議是:「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探索是人類本能,唯有透過探索環境,孩子的心智才得以建構。

孩子這階段最喜歡探索的,就是他從出生到現在每天看到環境裡大人都在做的事。所以他最想要拿來「玩」的,就是每天我們使用的東西。

在此,父母應該牢記一點:0 3歲孩子最喜歡的並不是玩具。與生俱來就擁有探索與適應能力的孩子,內心有著一股想要融入真實生活與文化的衝動,玩具是無法回應孩子這種偉大的內在需求的。

 

蒙特梭利觀點

真實生活才能回應孩子的內在需求,豐富孩子心智

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的欲望,無法培養出獨立、自主、自信等正向人格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說:「教育,即生活。」每天充斥著各種玩具但缺乏真實生活經驗的孩子,無法培養出獨立、自主、自信等正向人格。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的欲望,真實生活才能豐富孩子的心智。所以,成人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接觸真實生活」;要讓孩子接觸真實生活, 就必須從「允許孩子探索環境」開始。蒙特梭利博士說:「為了要滿足孩子探索與發展的需求,環境必須要預備好。」

我兒子世全在這階段,最喜歡玩的就是拖把、掃把、澆水壺等,為了讓他可以安全探索環境,每天早上我都會在他起床以前先把環境預備好。例如:每天用來掃地的掃把,我會換成「世全專用」的新掃把;拖把的頭會拆下來換一個乾淨、消毒過的;等世全醒了、喝完奶之後,我就會把他帶到客廳活動墊上讓他自由活動。

他那陣子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爬到放清潔用品的角落把拖把拖出來到客廳,然後坐在椅子上把玩。而且我觀察到在沒有人教他怎麼玩的狀況下,他也會自己玩得很有「心得」。

他會一隻手垂直握著拖把的柄,然後轉動手腕;在轉動時拖把的毛會張開,他就會趁這時候把拖把頭蓋在地上,讓拖把毛很整齊地呈現出一個圓形。若做成功,他會露出滿足的表情、眼神散發著「我做到了」的光芒,然後再將拖把拿起來、重複練習著。等到一隻手轉累了,他就會換另一隻繼續轉。

我觀察到:當孩子重複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會開始產生專注;在當下他的身、心、靈能量會統合起來,同時導向一個工作目標。同時,他的眼神會非常專注,綻放著生命光采。

 

蒙特梭利觀點

孩子看似不經意的重複行動=他正在自我建構各種重要能力

孩子在探索的時候,會找到能回應他內在需求、對身心建構有幫助的物品

不懂的大人會說「孩子只是在亂玩拖把」,甚至可能會中斷孩子的活動;殊不知其實孩子正透過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自我建構著各種重要的能力—專注力、意志力、手眼協調能力、秩序感、身體協調能力。透過他自發性的活動(spontaneous activity),他也正為以後更多的生活探索、獨立自主做準備—他正在預備他的生命能力與技巧。

成人總是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被教;但其實我們不知道原來孩子生命有著一個祕密—只要我們提供良好、豐富的環境給他,並在環境中賦予他自由,他就能透過探索環境,藉由「內在導師」(inner teacher,蒙特梭利博士以此來比喻生命的本質、自然的法則)的指引,自我建構出健全、正向的人格。

為了允許孩子透過「內在導師」的指引,自我建構生命本有的發展藍圖,蒙特梭利博士告誡我們成人要「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其實孩子很多時候都比我們更瞭解他想要做的、能幫助到他的是什麼。當他在探索的時候,他會找到能回應他內在需求、對他身心建構有幫助的物品。問題就在於:我們大人是否願意給他自由。

如果我們能以謙卑的態度看待孩子探索,允許他自由,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展現出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做出許多我們不相信他有能力做到的事。一個1歲不到的孩子,原來能在沒有任何人教導他之下,透過不斷的重複練習,完美他自身的發展;原來在那弱小的身軀裡,正隱藏著一個神聖又偉大的靈魂。

這是我從事將近二十年幼兒教育親眼看到的事實,確實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很多家長、父母甚至幼兒園老師都「看不見」,主要是因為他們內心「不相信」,所以也間接限制了孩子許多發展的可能性。

 

蒙特梭利觀點

這階段的自由與紀律拿捏原則:有限制的自由

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前提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1歲前的世全,每天玩拖把的工作週期(work cycle,意指一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大約是半小時;換句話說,他當時的專注力已經有半小時。拖把活動結束後,他會拿掃把來玩,然後再拿廚餘桶。就這樣大概玩了三個月左右,他就逐漸不玩這些物品了,因為在這段時間裡,他內心已透過這些活動習得了各種相關的心智與技能,內在發展需求得到滿足,所以會往下一個目標邁進。因此,大人不用擔心讓孩子這樣做會養成「什麼都愛亂玩、沒有規矩」的壞習慣。

於是,他開始每天到戶外拿著澆水壺澆花、澆盆栽……重複練習著。到了1歲半,他每天在花園外面玩澆水,都可以專注一個多小時了。

在這階段,我們開始讓孩子瞭解有些地方他可以自由進出與探索,但有些地方是不可以的,例如陽台、樓梯間、或者是正在開火煮飯的廚房等。

這正是透過實際生活讓孩子瞭解「自由與紀律」的開始,我們給予孩子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前提下,我們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肯肯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